恋爱时,觉得彼此三观相同,有话题可聊,相处不会冷场,再加上时不时地嘘寒问暖,各种浪漫小惊喜。

  谁知,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甜蜜,丈夫整日宅在家中,不愿做家务,婆婆又宠着,她稍微使唤一下丈夫,婆婆就不满意。

  结婚从来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它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大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容不得轻率下决定。

  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赡养老人天经地义,但合格的伴侣,在照顾父母的同时,也会让另一半舒心,家中充满和气。

  手头紧张,丈夫主动做好“中间人”,关注双方的身心需求,让父母有自己的天地,妻子有自己的幸福。

  恋爱与结婚不同,恋爱可以任性、可以大手大脚,婚后却要承担起两个家庭的责任,容不得随性而为,要考虑房贷、车贷、人情往来、孩子教育基金、养老储备等。

  曾看到一个帖子,网友本来在开开心心准备摆酒席度蜜月,结果发现爱人征信上有十五万元的欠款,瞬间感觉天塌了,进退两难。

  对于彼此的欠款,他们讨论制定未来的偿还计划,每月将工资固定分为三份:家庭共同支出、偿还欠款支出、培育技能与爱好支出,偶尔还去做副业。

  还有很多隐性成本,如工作受到影响,收入下降,或是成为全职妈妈后失去自己的时间,没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及伴随而来的情绪低落。

  事先预想、探讨可能遇到的问题,不仅是让另一半知道怀孕的辛苦与付出,更是做好成为父母的心理准备,携手解决生活路上的“拦路虎”。

  于是,他们写了厚厚的一本计划书,上面列明双方的奋斗目标,备孕时间,陪伴孩子的计划,孩子的教育方向,以及出现教育冲突时如何解决……

  小果三十四岁那年生下了女儿,此时夫妻俩已经能为孩子提供好的居住环境,也有了充足的准备陪伴孩子成长。

  婚姻的最好状态就是互相配合补位,你忙事业时,我多陪伴孩子,你外出游玩时,我辅导孩子的功课……

  无论恋爱时有多么轰轰烈烈、风花雪月,最终还是要回归平凡,落实到柴米油盐、粗茶淡饭中,践行在灯火可亲的陪伴里。

  与其闭口不谈,婚后亡羊补牢,不如勇敢地与另一半聊清楚,早早干预,规避掉问题,最大程度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