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32岁,顺产经历。产后42天复查时,她被诊断出盆底肌松弛,肌张力下降,并伴随前壁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面对这些困扰,张女士选择了我院的盆底康复科进行治疗。经过一个疗程(10次)的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复查时,盆底肌评估报告评分从治疗前的65分提升至87分,盆底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张女士对此非常满意。

  深圳永福医院副院长吴庆莉的朋友,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在多家三甲医院尝试盆底康复治疗后未见明显效果,对继续治疗持怀疑态度。然而,在吴院长的强烈推荐下,她决定给予深圳永福医院一次机会。在接受我院盆底康复科主任杨艳娟的手法治疗后,她迅速感受到了显著的效果,对此非常满意。因此,她不仅继续进行了盆底康复治疗的一个疗程,还额外接受了肌肉的紧致治疗和面部的穴位按摩。这一转变充分展示了杨主任手法的精湛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高度认可。

  王女士,35岁,全职宝妈,二胎妈妈。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发现她存在前壁膨出的问题。由于大宝出生时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王女士对此并不了解。产后42天复查时,她的盆底肌评估得分仅为46分,同时腹直肌也出现松弛。针对她的情况,我院盆底康复科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手法治疗以及居家的盆底肌和腹直肌锻炼。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和锻炼,王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前壁膨出和腹直肌分离的情况都得到了有效改善,她还学会了正确的凯格尔运动方法,在家就能锻炼。

  李女士,30岁,也是一位二胎妈妈。在孕期,她由于胎儿的压迫和长期便秘,导致盆底肌受损严重,并出现前壁膨出和高张的情况。产后,由于缺乏适当的锻炼和休息,她的腹直肌也出现了松弛和分离的症状。面对这些问题,我院盆底康复科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手法松解以及居家的盆底肌和腹直肌锻炼。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锻炼,李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前壁膨出和腹直肌分离的情况都得到了有效缓解,盆底肌评估报告评分也大幅提升。她对我院盆底康复科的治疗效果表示高度认可。

  妊娠、分娩是引起盆底肌松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孕期由于胎儿体重日益增长以及激素变化,造成盆底肌损伤,引起盆底肌肉松弛。

  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发生老化松弛,还可能发生盆底器官的脱垂,如膀胱脱垂、子宫脱垂。

  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显示,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妇女产后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随着年龄增大,将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在喷嚏、咳嗽、大笑、运动、提重物时,即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尿液不自主的流出,有时还伴有尿频尿急。

  松弛的盆底肌对盆腔脏器承托力下降,就会出现子宫脱垂、壁膨出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要手术治疗。

  盆底肌松弛导致性快感降低,难以达到高潮。对于膀胱、直肠控制力不足,可能带来尴尬,盆腔器官脱垂,甚至导致痛。

  盆底功能障碍这一系列症状并不是在女性分娩后立即就出现的。如果在产后不及时对受损的盆底肌进行修复治疗,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加与一些外力作用,比如慢性咳嗽、便秘、肥胖等增加腹压行为,则会加速盆底功能障碍的出现。

  盆底肌受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对于解决轻度盆底肌受损,首选非手术方式治疗,我们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回家做好凯格尔训练或借助神经电刺激生物反馈进行治疗即可。

  因此,积极预防漏尿等盆底疾病,定期做盆底康复很有必要!盆底肌看不见,摸不着,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修复盆底肌的重要性一定要重视。

  电刺激【(电刺激50Hz,300μs),(触发电刺激 50Hz,300μs)多媒体训练, Kegel 模板训练 )】交替治疗30分钟一次。治疗隔天 1 次,每周 3-4次,共 10 次。

  项目包括:盆底功能恢复,卵巢恢复,塑形,子宫复旧,护理,解决腹直肌分离、耻骨联合分离、腰背痛等。

  1.盆腔管理:盆底康复、压力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产后尿潴留、产后子宫复旧、人流术 后子宫复旧、人流术后月经量减少、慢性盆腔炎、性功能障碍。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