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薄世宁是北大医学博士,已在北大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超过18年,可以说非常懂病人在离死神最近之时的感受。
这本书不是他一个人的产物,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专业知识和写作技巧顾问团。在医学专业上,有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各大附属医院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担当顾问。
除了医学专业,为了打造一本普通人能读爱读的医学常识书,作者本人就有常年做医学科普的经验,同时,本书还有一个专门做选题和内容策划的很牛的团队,确实写得好读好看。
同时,本书极具权威性和时效性,几乎所有引用的数据和理论来自《柳叶刀》《细胞》等权威医学期刊。其内容,可说是现阶段最权威、最前沿、最科学的。
为了让读者理解复杂的医学常识、理论和技术,这本书把每一个医学常识和道理的知识点都放在一个认知体系里,每一个认知体系都是一个容易理解记忆的“认知模型”。
比如,用“战争中的能量投送”这个模型,讲述静脉输液;用“交通和立交桥”这个模型,讲冠心病的原理和治疗;用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最先进技术的“物质载体”,讲述药物的原理和应用……保证可感、形象,这就把专业深奥的医学院道理,变得直观而易懂了。
本书不仅讲述医学知识,也绕到所有医学知识背后,把古往今来的医学牛人和历史串了一遍,更让我们体味到医学和我们生活的前世今生,医生是如何生活的“生活之道”。
最重要的,本书扫地僧式的存在,就是处处存在医学思维和医学哲思,医学的底层是对人的价值的深切关怀,医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比如,书里说:“一流智慧的标志,就是一个医生同时具有理性思维和不理性思维,还能正确决策”。这句话,请细品。
你能想象你会爱上读一本医学通识的书吗?这本书真得有这种潜力。因为它太实用,又写得太好看、高级了。这本书去年10月份出版,到今年4月,短短6个月时间,已经印刷到第10次了。可见其市场欢迎程度。
冯唐:薄世宁医生的书,直击医学本质,就像庖丁解牛,既淋漓尽致,又通透明晰。无论是否有医学基础,这本书都将帮助您读懂医学。
看懂医学的全貌:这本书系统讲述了医学如何走到了今天,解释了医学的本质是什么,同时帮助你了解医学关键技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做自己和家人的守护者:这本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和家人的健康知识系统。当你面对常见的疾病和问题时,能清楚地知道如何和医生、医院配合寻找治疗方案,能更高效地和医生交流,更有效地解决病痛,同时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让医学的智慧为你所用:这本书将带你从医生的视角解读健康和疾病。你将收获医生解决复杂难题的全套思维模型,并灵活借鉴医学用制度解决个体问题。
重新定义疾病和生命:这本书将帮你理解疾病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帮助你正视疾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重新审视生命。
医学,面对的是复杂的生命现象,既是*科学技术的主战场,也是人类自我关怀和探寻生命意义的最前沿。
人的一生,难免要面对疾病与生命的诘问,就医、问诊、治疗……对于绝大多数而言,是盲目机械地“遵医嘱”,带着焦虑和疑惑被动参与到治疗中。“病”“症”不分、与医生沟通困难、不能准确表达问题、生病后陷入悲观和恐慌屡见不鲜。这一切都源于对疾病认识不清、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
作者薄世宁为北医三院重症监护科副主任,在一线年,每天面对着急迫、棘手、复杂的重症病患,和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经常上演。这部历经3年打磨的作品是他从医多年的总结,他希望通过这部医学通识作品弥补病患与医生的鸿沟,普及医学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深刻探讨医学的本质、医生的角色、以及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能让你在短时间内丰富对医学的认知并建立起医学思维。无论对于你自己还是家人的健康观,都将有颠覆式的影响。医学的基础共识、疾病的缘起、医疗活动的实质、医学的重大里程碑……全书将从七大主题带你看懂医学,让医生的智慧为你所用。
◎大多数人对骨刺的认知是:骨刺是一种病,是骨头上长出来的一根扎在肉里的刺,所以长了骨刺会引起疼痛。其实长骨刺不仅不会引起疼痛,反而是为了让人不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骨关节会逐渐退化,关节的稳定性变差了,这才是疼痛的原因。大家说的骨刺就是骨质增生,当关节老化、骨头磨损严重时,人体为了减轻异常受力产生的影响,就在骨关节边缘增生了一部分,目的是增大接触受力面积、降低压强,这属于正常的老化现象。当骨质增生长好了,关节稳定了,疼痛反而就消失了。所以只有在骨质增生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时,才有考虑接受手术的必要。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手术刀“切掉”骨刺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用科学的方法找到病因、明确诊断后,下一步就是治疗。但是有些你认为的“病”却不该治,因为这些“病”很可能是保护你的症状。病需要治,但症状未必需要过度干预。在这一节中,我希望帮你建立一个重要的认知:病和症状不是一回事。病是人体出问题了,但是症状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 薄世宁医生的书,直击医学本质,剖析医生角色,就像庖丁解牛,既淋漓尽致,又通透明晰。无论是否有医学基础,这本书都将帮助您重新认识医生,读懂医学。
◎ 读了薄世宁医生的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医学不应该仅仅是冷冰冰的处方和手术刀,它的底层应该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深刻的关怀。过去我们有可能把医学仅仅看作一门严格的实证科学,实则驱动所有这些实证的,都是对于人的关怀与理解。医者仁心,诚哉斯言!
薄世宁,得到App课程“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主理人。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公派访问学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治指导专家,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发起人及秘书长。主编《重症监护药物治疗手册》,并编译了多部医学专著。2003荣获年“北京大学抗‘非典’英雄”称号;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伤员救治国家卫计委首批医疗专家组成员;2015年广西柳州连环爆炸伤员救治国家卫计委专家组成员;2016年江苏盐城龙卷风伤员救治国家卫计委专家组组长。
第一推动丛书是国内最早、最具影响力的科普图书,是一套世界顶尖科学家写给普通读者的科普读物,内容权威、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跟随顶尖科学家,一步一步探寻世界本源,建立起科学思维。
本丛书作者阵容空前强大,包括史蒂芬·霍金、罗杰·彭罗斯,埃尔温·薛定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等世界顶尖科学家,译者也均毕业于清华、浙大、中科大等国内顶尖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