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凝嫣 记者 梅书华)两年前,欣欣(化名)生了大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欢乐,今年有了要二宝的想法。但自从上次生产完,欣欣就偶尔会出现小腹疼痛的情况,让她感到十分焦虑,甚至进一步影响了二胎备孕,这是怎么回事?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副主任江华,发现这一“疼痛”存在于不少产妇的身上。
为了能顺利备孕二胎,欣欣来到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做备孕检查,也把身体的不适症状告诉了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欣欣患上了“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江华介绍,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MPPS),是由于妊娠、分娩等因素引起的盆底肌肉和筋膜损伤,局部肌肉和筋膜发生粘连和痉挛而导致的各类疼痛,伴有高度敏感的盆底肌筋膜触痛点(也叫扳机点)。产后女性及中老年女性是患有“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
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会疼痛、臀部疼痛、痛、痛等,疼痛可持续发生或偶发,程度轻重不等,盆底肌检查时常常有触痛,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什么会有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俗话说“十月怀胎”,逐渐长大的胎儿会导致孕妇腹部压力增大,从而压迫盆底肌,在分娩过程中又加大对盆底肌的直接损伤,产妇分娩后1~2个月通常发生盆底肌筋膜疼痛。而中老年妇女大多是因为长期久坐久站、过度劳累、跷二郎腿等不良姿势、体态改变造成盆底肌肉筋膜微损伤导致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的发生。
江华建议备孕二胎的女性应提前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因为妊娠与分娩对盆底肌的损害远超过了人体自身修复能力。对于产后发生的盆底肌筋膜疼痛应及时治疗,否则二次妊娠时会再次加重盆底肌的损伤,从而导致反复孕产期疼痛、孕产期尿失禁等疾病的发生。
盆底肌筋膜疼痛该如何治疗?专家介绍,松解对痉挛的肌肉筋膜进行拉伸和点按,使痉挛缩短的肌肉舒展,恢复盆底肌血供及收缩功能,提高该区域肌肉筋膜内感受器的疼痛阈值,降低疼痛敏感性,达到治疗效果。也可以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入,关闭疼痛闸门机制,产生镇痛效果。
居家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也可以改善症状。首先用鼻子缓慢吸气,吸气时向外扩张腹部,胸部尽量保持不动,避免胸部上提。同时腹部逐渐隆起,直至无法再吸入多余的空气。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呼气时腹部缓缓回落,胸部尽量保持不动。膈肌放松,腹肌和盆底肌弹性回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