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主张女性在结婚前应与伴侣同居,体验性自由,强调女性在性关系中应具备主体意识,不应将性视为交换的工具。
:她认为许多父母在生育时抱有投资和回报的心态,导致子女成年后仍被父母依赖,建议女性在精神上与原生家庭“断奶”,实现自我独立
:有批评者认为,她的部分言论过于偏激,可能引导男女对立,质疑其在幸福婚姻中的人为何对所有男性产生无差别的负面看法。
她明明宣扬姐妹们尤其是农村女性不要轻易结婚,同居就行,这样女性就比较自由(找小三的男人不得笑死),结果她自己就是靠着嫁给英国人,从一个“三无”女性摇身一变就成了“新时代女性的榜样”,实在过于了抽象了。
“因为自己失败的人生,就在网上大肆宣扬她那一狭隘而无知的观念,她一定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幸福的人,和一群可爱又善良的男人女人。”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明白她的小心思的,但奈何中国人基数太大,随便抛出一个论据你都能找到同党,更何况王慧玲是有四百万的粉丝受众呢!
要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石,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它的存在都不可替代。如果王慧玲那些极端观念被广泛传播,必然会对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女权主义的初衷本是追求平等和自由,但她却用煽动性语言扭曲了这个初衷,将其变成了对男性的全面否定和对婚姻制度的无端抨击。试问,这种毫无理性、缺乏建设性的观点,真的对社会有任何帮助吗?
王慧玲的“双标”行为成为网友批判的重点。她一边高喊“女性不婚不育解放自己”,一边却选择嫁给外国人,定居英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她用自己极端的言论“割国内粉丝的韭菜”,却完全不遵循她自己宣扬的生活方式。
利用女性权益的口号获取关注和经济利益,但自身却毫无原则地享受着传统制度带来的好处。这种“双标”不仅严重损害了真正女权主义的价值,也让她的支持者感到被欺骗。
从她的封号事件中可以看出,王慧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思想表达者,而是将“争议”当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她通过极端言论激发关注,再通过贩卖书籍、课程等实现变现。
然而,这种基于流量至上的商业化操作是极不负责任的。作为一个拥有巨大粉丝群体的公众人物,她的言论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如果她只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肆意散布极端观点,那她对社会的伤害不可估量。这也是为什么她被全网封禁后,许多人拍手称快的原因。
“田园女权”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词汇,用来描述那些打着女权主义旗号、却以极端和自私的方式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这种现象实际上背离了真正的女权主义精神,因为它不但未能推动性别平等,反而加剧了性别对立,损害了女性在公共讨论中的形象。
王慧玲的言行就是“田园女权”的典型代表。她不是真正为女性发声,而是在利用女性权益这个话题为自己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