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有过很多相关报道:有妈妈默默忍了 7 年,结果漏尿问题越来越严重;还有很多老年女性甚至脱垂严重到影响行走……

  她家大宝 10 岁,二宝 4 岁,两次都是顺产,产后都有漏尿的问题。但通过医院的正规治疗+坚持运动,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也采访了一线医生,针对大家常见的疑问做了细致的解答,希望大家能认真读完。(全文无任何商业植入,大家放心观看)

  我怀一胎是 10 年前,当时对于产后康复还没什么概念,不像今天这么普及,所以我自己也没怎么重视——

  虽然从孕晚期就开始有漏尿的问题(剧烈咳嗽的时候会漏一点出来),但我并没怎么放在心上,以为只是怀孕生子的必经过程,以后自然就能恢复。

  我妈也跟我说,她产后也有漏尿,过了一段时间好了就没管。可五十多岁后就又开始了,偶尔咳嗽、喷嚏、憋尿久了就会漏,如果当时做了修复,也许会好一些。

  我当时实在市里的三甲医院做的,一个疗程 1000-2000 元,还额外花了 1000 元买了一个探头,作用是通过放电刺激肌肉,帮助肌肉恢复。

  另外我自己也需要控制盆底肌发力、锻炼盆底肌(一种憋尿、憋大便的感觉),电脑上会显示波形,医生会根据这个来看我的肌肉力量好不好、用力方式对不对。

  但我隔壁床的宝妈却被骂的很凶:“说了这么多次,怎么你就是不听呢?”“很简单的事情,怎么你就是不会呢?”……

  对一个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来说,找肌肉的位置、发力感,有意识地去控制肌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实在找不到的话,还是需要诚实地告诉医护人员,寻求帮助(也希望大家能遇到耐心、温柔的人)。

  她们那个年代根本不知道要做盆底肌修复,现在知道了,又觉得年纪大了没必要,怕花钱花时间,很多人就那么默默忍了一辈子……

  因为一胎的时候做了一个疗程的盆底肌修复( 1 周 2 次,总共 5 周),漏尿情况改善了很多。

  从孕晚期就开始上产妇瑜伽课,每次老师也会让我们练一练盆底肌——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二胎漏尿的情况明显比一胎好,产后评估时评分也还行。

  这次是在社区医院做的(产后康复越来越普遍了),价格也差不多,但是能进医保了!而且这次除了在医院用仪器做康复,我回家自己也会练一练——

  所以在这里也想提醒下姐妹们,从怀孕到生产,再到产后修复,每个环节都不好过,也很容易“落下病根”。

  咱们还要陪孩子走很长的路,平时也要注意好好照顾自己。身体有问题了、不舒服了,该休息就休息,该上医院就上医院,千万不要拖着

  A:怀孕和分娩,以及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老年以后),都会引起妈妈们盆底肌松弛,出现漏尿,排尿困难甚至口有异物脱出等情况。也有妈妈产后还会有“盆底肌高张”的问题,出现盆腔痛、痛、痛等等。

  建议妈妈们产后检查的时候,都可以做一下盆底肌的评估,判断下是否需要治疗。如果已经感觉到身体的异样了,更要早点重视起来。

  A:产后 6 周的时候,一般恶露已经完全排干净,可以开始进行盆底肌修复了。产后 3 个月内是进行康复的最佳时机,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来做,也是有效果的。

  A:可以进行盆底肌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凯格尔运动(自己练,或者上普拉提和瑜伽课都可以),特别提醒一下,盆底肌正确发力是很重要的,用错劲可能会起反作用,可以借助仪器找到发力的感觉(这也就是大家经常会听到的生物反馈治疗)。

  A:简单的说就是会长期、显著增加腹压的动作,比方说,提重物、下蹲、爬楼梯这些动作最好避免,举重、仰卧起坐、卷腹、跳绳、骑车等运动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腹压增加让病情加重。

  关于盆底肌,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或者生完娃以后还有什么问题?欢迎来评论区聊一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