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女性都听过产后要做修复,避免一些疾病。但产后修复到底修复的是什么,产后身体的变化有哪些,却不甚了解。重庆五洲妇儿医院副主任医师史淑云表示,女性生产后身体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腹直肌、骨盆,以及盆底肌。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成长,女性的肚皮也慢慢被撑大。到孕晚期时,增大的子宫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腹直肌之间的空隙会越来越宽,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腹直肌分离。

  一般情况下,腹直肌分离直接表现就是皱皱的、难看的肚腩。严重的,可能因腹直肌变位支撑力降低,身体须借助脊柱两旁肌肉来支撑日常活动,导致脊椎承受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容易腰酸背痛。

  此外,腹直肌支撑力不足,也会导致脏器长期压迫膀胱,造成“漏尿”;缺少了所需肌肉的支持,子宫、肠子和其他器官前面也只有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保护,病情重者可导致腹壁疝的形成。

  产后一年之内,是腹直肌修复的黄金时期,经过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收腹练习等正确的腹部锻炼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但切勿做仰卧起坐、卷腹等使腹直肌弯曲的动作。腹直肌分离已经超过一年的,虽然错过了恢复黄金期,但是及时的治疗还是有效的。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髂骨、坐骨、耻骨融合而成的盆状物。骨盆骨的连接,在前方有一关节,称为耻骨连结。

  产后骨盆与产前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耻骨联合被撑开导致骨盆变形,盆底肌肉受压而松弛,因此有的宝妈在生完孩子后会出现臀部扁平、高低肩、长短腿、妇科疾病、子宫下垂,腰酸腿疼等状况,这些都可能是因为骨盆变形。

  盆底肌就是盆底的肌肉,承托着子宫、膀胱、直肠、尿道的脏器的一个“吊网”,并且使这些器官在相应的位置上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损伤盆底肌将会出现尿失禁、器官脱垂等问题。

  轻度、中度盆底功能障碍可以做盆底肌肉训练,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程度较为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过医生专业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身体经过十月怀胎的过程后,盆底肌,腹直肌,骨盆等看不见的变化会悄悄影响宝妈的生理机能和身形体态,抓住产后修复半年黄金期,及时进行专业的锻炼和修复是很有必要的。(重庆五洲妇儿医院)

  冠军捧杯瞬间。吴汪洋摄 冠军!又是冠军! 12月3日下午,贵州毕节,织金五中玫瑰梦想球场。…

  人民网重庆12月3日电 (陈琦)随着冬季的来临,天气日渐寒冷,12月2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12月健康提示,“大雪”将至,气温骤降,寒气愈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进入发病高峰季节。因此,全体市民需注意防范流行性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水痘、诺如病毒感染以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