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的概念:是指产妇满月以后,运用中医手段对其产妇进行干预,并依据中医理论指导其吃穿住行等生活细节,使由于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一系列亚健康问题得到康复的过程,叫产后康复。
《傅青主女科》有言:“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而产后尤甚。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斯言尽治产之大旨。”
产后的将养很重要,此时产妇真元亏损,稍有不慎,极易引起健康问题。饮食、休息、劳作、房事、温度、气候等等,均是这个阶段的风险因素,不可小视。产后易出现如下问题:腹痛、头痛头晕、暴崩、恶露不止、气短、汗出不止、伤食、腰痛、小腿痛、足跟痛、颈背痛、遍身痛、关节痛、便秘、浮肿、脱肛、子宫脱垂、乳汁不通、遗尿、胁痛、劳倦、筋挛、乳痈、胃痛、肥胖等等。其中多数是亚健康问题。
产妇需要喂养孩子,故对产妇的调理要尽可能的选择外用法,产妇和孩子都能接受。推拿、艾灸,加上生活调理指导、科学运动指导是最佳方法组合。通过合理的推拿艾灸的补泻及饮食运动的指导,使产妇很快地摆脱亚健康状态,并保证产妇拥有近期及远期良好身体状态的基础,远离产后病。
通过望闻问切,以及手法感知产妇的身体状态,明确其阴阳属性,并将其与时值运气的特性结合分析,同时考虑产妇的先天体质情况、年龄、性格等,明确推拿手法和艾灸作用的深度、阴阳补泻的比例等。
依据时值运气与产妇的身体状态,选择合适手法。阳性手法包括:拨法、叩击法、拍法等。阴性手法包括按法、摩法、推法等。手法的阴阳属性可以转换,需灵活组合及运用。
艾灸手法要满足患者状态及时运的特点,作用部位、作用深度、作用时间等等均要仔细考虑,补泻得当,否则谬之千里,适得其反。自古至今,均认为艾灸仅具有补的功用,实则不然,临床中见其泻的功用多矣。
运动可以作为一种健康调理手段,运动时间的选择、运动时长的决定、不同季节的考虑、运动强度的设计等等,均要考虑补泻的问题,运用得当,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手段。
4.5.3淡盐饮食,不可过早过量进酒。过咸伤血,本已气血亏虚,故不可过咸。酒热入腹,血入四肢,必至昏闷。
4.5.6行动、站坐、刷牙、低头、梳头、作劳、房事等等均要得体,方不至于遗留后患,避免“蓐风”。
推拿手法和艾灸补法的运用是关键技术。推拿手法和艾灸的作用有补泻之分,产妇的康复中要以补法部为主,有时要先泻后补,要审查清楚,否则不仅无效,还会极大地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补泻要做到实处,切实让产妇体会到,疗效会应手而得。
产妇李某,32岁,产后40天,于2013年4月12日来访,自诉睡眠障碍,易醒梦多,要求改善睡眠质量。饮食可,饭后易困,乏力明显,二便可。
患者产后因气血亏虚,及照顾婴儿未能很好的休息,而致神失所养。同时脾胃阳气未复,气血生化无缘,阳气无力鼓动,遂诸症显现。此为产后常见的问题。
冬至一阳生,4月12日仍值春季,为阴历三月初三,丙辰月戊申日,此时阳气正值上升时期,但已过半。春日气在筋。
产妇俯卧位,操作部位为背部,以按法和拍法为主,循膀胱经力量要渗透到“筋”的深度。时长20分钟为宜。
产妇仰卧位,操作部位为腹部,以关元气海为主,艾灸时长20分钟,调整艾灸热度,产妇觉热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