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在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主辦,浙江省醫學會承辦的中華醫學會第十八次檢驗醫學學術會議上,金域醫學集團正式發布第三方醫檢行業首個醫檢大模型——域見醫言大模型,並上線智能體應用——“小域醫”。

  據悉,該模型的上線,將實現醫學檢驗服務的全場景智能化,推動檢前項目查詢更便捷、檢中生產作業更智能、檢后報告解讀更精准,減輕醫生負擔,優化患者就診體驗。

  醫學檢測是醫學診療過程中關鍵的一環。浙江省腫瘤醫院檢驗科主任張毅敏指出,精准醫療時代下,檢驗人需要有臨床思維,也要有數據思維。醫檢大模型可以把臨床、檢驗和數據融合得更緊密,有利於出具更好的檢查報告,助力臨床,更好惠及患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檢驗科主任閔玲表示,檢驗人正在逐步從以檢驗標准、質量為中心,升級為以臨床和疾病為中心,不斷為患者提供精准診斷服務。醫檢大模型可以在項目推薦、醫學實驗室檢測、檢測報告解讀等方面搭建起豐富的服務體系,讓檢驗人終身受益。

  目前,已有不少人工智能企業競相開發出醫療領域行業大模型,但由於醫檢行業對大模型輸出內容的專業性和准確性更為重視,因此也對技術企業的醫檢業務積累和模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開發過程中,尤其要注重臨床數據的精准匹配,隻有注重海量數據的安全、可靠、合規,加上多學科、跨學科的人才,才有可能做出一個極致的醫檢大模型。”重慶醫科大學科研處副處長、西部智慧檢驗與數字醫療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小鬆說。

  金域醫學副總裁兼數字化管理中心總經理李映華介紹,域見醫言大模型基於該公司30年的醫檢專業數據和知識積累,以及23000家醫療機構的服務經驗,在通用語料基礎上注入了超20億Token(數據單元)醫檢語料,經過近兩年的開發訓練而成。目前已有超2萬名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臨床專家、檢驗醫師參與測試。

  “和其他行業大模型不一樣的是,‘域見醫言’不依賴特定大模型底座,而是能適應各類通用多模態大模型,並支持銜接形態學、病理、基因等專業領域大模型以及醫檢特定場景的專用模型與工具,通過多智能體技術進行融合,可有效提升‘域見醫言’的整體判讀與識別的精准度。同時,其也可在未來迭代升級開發上,更具開放性。”李映華說。

  據介紹,8月23日上線的“小域醫”,是金域醫學以域見醫言大模型為核心打造的面向醫檢全場景的智能體應用。這一應用,將成為臨床醫生、檢驗醫師身邊的醫檢AI助手,可以更好地處理復雜任務,充分整合信息,實現生產靈活調度以及交互協作。陝西省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任健康表示,“小域醫”可以讓檢驗醫師更好地服務臨床,也能夠更好地獲取新的知識。

  據悉,“小域醫”已正式通過金域醫學一站式客戶服務平台KMC對外開放,臨床醫生和檢驗醫師通過注冊后,即可在手機端和電腦端進行互動體驗。目前,KMC在注冊醫生數已超50萬。(周睿)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