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规定可能让现代社会的人大跌眼镜,但在菲律宾,这一切早已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很多人来说,离婚是结束不幸婚姻的一条出路,
提到菲律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遍布世界各地的“菲佣”。这个国家在婚姻制度上的“特殊性”却鲜有人知。在这里,婚姻被视为极其神圣的契约,特别是因为天主教在菲律宾有着深厚的根基。
对于那些从事保姆工作的菲律宾女性来说,她们常常背负着多重压力:家庭经济的重担、无法避孕带来的子女负担、以及面对不幸福婚姻的无奈。
菲律宾的婚姻制度早已成为该国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亚洲唯一一个禁止离婚的国家,菲律宾的这一制度与其深厚的天主教信仰息息相关。
根据天主教教义,婚姻是一种神圣的、不可分割的契约。结婚意味着两个人必须相伴一生,无论婚姻出现怎样的问题,离婚都不被允许。这一点在菲律宾不仅仅是信仰的问题,更是写入法律的规定。
相比于大多数现代国家,菲律宾在婚姻方面的规定显得异常严格。在其他国家,离婚可能只是需要履行一些法律手续,支付一定的费用,最终就能脱离一段失败的婚姻。
在菲律宾,即使婚姻生活再糟糕,夫妻也必须维持这段关系,一直到一方去世。对于女性来说,离婚无望的婚姻往往伴随着失去更多选择的自由。特别是在一些家庭中,丈夫可以娶多个妻子,而妻子只能默默承受。
不仅仅是不能离婚,菲律宾的婚姻制度还对避孕有严格的限制。这意味着,夫妻即使已经有了足够多的孩子,也无法通过避孕来控制家庭规模。
天主教信仰认为孩子是上帝的礼物,因此人为干预生育被视为一种违背神意的行为。受此影响,菲律宾的家庭往往孩子众多,这使得经济负担加重。虽然菲律宾的土地面积有限,但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部分原因正是由于避孕和堕胎的限制。
许多菲律宾女性为了养家糊口,被迫外出工作,成为世界各地的“菲佣”。她们远离家庭,独自在异国他乡拼搏,为的只是给家里寄钱,维持家庭的生计。
而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她们的丈夫可能会在家中与多个妻子共同生活,妻子们彼此之间并没有离婚的权利,即便对这种生活再不满,也只能选择忍耐。
近年来,菲律宾的社会开始逐步变化,一些人也开始呼吁离婚合法化。这一改革的进展非常缓慢,并且面临重重阻力。天主教会的强烈反对、公众观念的保守以及法律程序的复杂,使得离婚在菲律宾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即使法律上允许离婚,办理离婚的程序也非常复杂和昂贵。根据相关规定,整个离婚流程可能耗时数年,并且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这让许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更为严苛的是,在夫妻“闹离婚”期间,即便已经分居,女方依旧不能和其他男性发生关系,否则会面临法律制裁。离婚在菲律宾不仅是一个经济负担,更是一个法律与道德双重约束的难题。
在这里,离婚与避孕等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法律和宗教的双重问题。这些规定不仅束缚了菲律宾的女性,也对整个社会的婚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菲律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已经逐步实现了婚姻自由,离婚在现代社会中被普遍接受。以欧美国家为例,婚姻自由成为法律的基本保障,离婚也被视为一种结束痛苦婚姻的正当方式。
甚至在许多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像爱尔兰和波兰,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婚和避孕的合法化进程也逐渐得到了公众的接受。
反观菲律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保守的婚姻制度显得尤为特殊。尽管全球大多数国家在婚姻自由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菲律宾仍然因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保持着对婚姻制度的严格限制。
在菲律宾,女性的处境显得尤为艰难。在法律与宗教的双重压力下,她们不仅无法轻易结束一段不幸的婚姻,还要面对一夫多妻制、禁止避孕等严苛规定。虽然菲律宾女性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以“菲佣”闻名全球,但她们背后承受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压力远比这两个字更为复杂。
菲律宾女性之所以遍布世界各地做保姆,背后其实藏着深深的无奈。在一个不能避孕的国家,家庭人口往往迅速增加,这意味着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也水涨船高。
尽管在一些家庭中,丈夫可以娶多个妻子,但孩子的抚养责任大多落在了母亲身上。由于教育水平有限和经济状况不佳,许多菲律宾女性不得不选择出国打工,做家庭佣工,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
对她们而言,出国做保姆并非是主动的职业选择,而是无奈的生存手段。在国外工作的她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包括语言不通、文化冲突、工作时间长且报酬低等问题。
为了养家糊口,她们不得不忍受这样的工作环境。回到家乡时,丈夫往往已经有了其他妻子,甚至家庭中也有了更多的孩子,而这些女性却只能继续承担家庭的经济重担。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菲律宾依赖于外籍劳工的汇款收入,特别是来自“菲佣”的收入。这些海外打工者为菲律宾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该国的经济压力。对于这些外出打工的女性来说,这种压力也伴随着无法摆脱的家庭责任。
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女性不仅无法控制生育,还无法摆脱不幸福的婚姻关系。不能离婚的规定迫使许多菲律宾女性在家庭暴力和多妻制的婚姻中忍气吞声。
即使她们再不满丈夫的行为,也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寻求解脱。法律的束缚让这些女性即使在经济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却在家庭生活中依然处于被动的地位。
比如说,某些家庭中的丈夫可能会将所有的家务和抚养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妻子,甚至在拥有多个妻子的情况下,将这些责任层层转嫁给她们。妻子们之间没有权利抱怨彼此的生活状态,因为没有离婚的可能,她们只能在同一个家庭中继续共同生活,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
而这些女性在面对丈夫的暴力或背叛时,根本无处申诉。因为在菲律宾,婚姻被视为终身契约,女性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必须与丈夫共同生活。这种一夫多妻制的家庭结构不仅损害了女性的权利,也进一步加剧了她们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对于菲律宾女性来说,禁止避孕的规定使得她们几乎无力控制家庭规模。很多家庭由于无力承担孩子的教育和抚养费用,只能让孩子过早地进入社会工作,导致代际贫困问题严重。
更令人担忧的是,禁止堕胎的规定意味着,即使女性遭遇意外怀孕,她们也必须将孩子生下来,而无法选择终止妊娠。这使得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更加边缘化。
根据相关报道,菲律宾的贫困家庭中,女性生育率普遍较高,而越是贫困的家庭,往往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抚养和教育。
这种情况导致了贫困的恶性循环,许多家庭因为无法负担庞大的子女教育费用而陷入更加严重的贫困状态。天主教对避孕和堕胎的严格限制使得女性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她们只能在无数次生育中默默承受家庭的沉重负担。
菲律宾严格的婚姻制度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也对整个社会的婚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菲律宾年轻一代开始质疑这些婚姻规定的合理性。
他们逐渐意识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菲律宾在婚姻自由、女性权利等方面依然落后于时代。这些年轻人渴望改变,尤其是在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后,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发生了显著变化。
传统的婚姻观念在菲律宾依然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离婚和避孕依旧是被强烈反对的话题。很多老一辈的菲律宾人认为婚姻是神圣的契约,不容背叛,夫妻无论如何都应该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法律上对离婚和避孕依然存在诸多限制,但菲律宾社会的观念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一些较为开放的地区开始接受离婚的合法化,虽然费用依旧高昂,但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结束不幸的婚姻。年轻一代的菲律宾人也越来越倾向于晚婚,甚至有些人选择不结婚,来避免受到传统婚姻制度的束缚。
国际社会对菲律宾的婚姻制度和女性权利的关注也在增加。多年来,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一直呼吁菲律宾改善女性的权益,尤其是在生育和婚姻自由方面。这些呼吁在菲律宾国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全球化趋势,另一方面则是要捍卫本国的宗教和文化传统。
菲律宾的婚姻制度以其独特的禁止离婚和避孕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制度在历史、宗教和文化的交织下形成,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生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观念的转变,公众对这一制度的看法逐渐分化。尽管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和挑战,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改革,渴望在法律和文化的框架下找到一种平衡。
这场婚姻制度的争论,不仅关乎菲律宾女性的权利,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传统与变革的冲突。未来,菲律宾的婚姻制度将如何发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原文刊登于环球网2018-03-16发布的关于《是穷人枷锁还是富人“特权”?菲律宾艰难推动离婚合法化》的报道;
3、原文刊登于九派新闻2022-07-19 发布的关于《因禁止堕胎和避孕,每年超100万菲律宾女性艰难寻求出路》的报道;
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近日,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沙河镇八里场村村民刘先生向极目新闻(报料邮箱:)反映,八里场村党支部书记董某某因经济问题、违反八项规定、被巡查组点名等,被党纪处分3次、政务处分1次,却仍在任职,引发部分村民不满。
17日,作家赵丽华发布讣告称,著名音乐人杨立德12月17日上午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离世,终年73岁。据悉,杨立德1951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祖籍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中国台湾音乐人、摄影师、创意总监、行销策略专家、滚石唱片滚石杂志创意策划、飞碟唱片电台行销创意策划。
挂着“私人影院”的招牌,线上招徕生意,线下如同幽灵,连地址都是虚假的,居然还设“暗室”对付查处。近日,有网民向大皖新闻反映,在浙江省温州市一些颇受年轻人青睐的私人影院,悄然滋生了一些涉黄服务。
大皖新闻讯 12月17日,双色球开出一等奖11注、一等奖特别奖7注,一等奖单注中奖金额6873666元。
近日,据媒体报道,第三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武术散打项目男子52公斤级季军得主王亲亲,自己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遭遇群殴霸凌,导致重度抑郁,单位还不让报警。自己是散打季军,为何还会被霸凌?
近期,男子苟某飞在网上发帖,举报称其四川巴中老家一邻居家“有车有房吃低保”,质疑邻居骗取国家低保金,认为应该追回低保金,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其举报是否属实?事情真相到底如何?红星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张译新剧《他是谁》在2023年火热开播,电视剧将当年轰动一时的“南大碎尸案”翻拍引发关注。12月17日,周兆成律师发文:刁爱青姐夫控诉电视剧《他是谁》侵权,代理律师周兆成独家回应。
这一数字简直颠覆了全国人民的想象,一个人挣600万说明他有实力,全村人每人挣600万那就有点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