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的新年钟声敲响,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及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的吴一龙教授,回顾了他在过去一年中令人骄傲的成就。这一年,他在临床、科研、学术和科普各领域的持续努力,彰显了他作为肺癌研究领军人物的不懈追求和卓越风采。让我们一同探寻吴教授在2024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受他在科研创新、临床奉献、科普传播以及个人生活中的喜悦。

  作为一名在医学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吴一龙教授始终坚持每周一次的门诊、案例多方讨论(MDT)以及英语查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患者,都可以通过有限的挂号名额,倾听到这位被称为“广东最难挂号医生”的声音。吴教授深刻理解,患者的多样性与需求的复杂性,促使他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求新求变。他坦言,由于精力有限,常感愧疚之情,但同时,也更坚定了对每位患者负责任的态度。

  在丰富的临床经历下,吴教授今年另外取得了重要的领导地位:他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在他的推动下,广东省医师协会在各方面重新创造佳绩,尤其是在住院医生培训方面,其绩效考核在全国名列前茅,住培基地与专业基地均顺利通过验收。此外,吴教授还积极推动香港举办首届庆祝中国医师节活动,推出了深受好评的“名医绝技名录”。

  吴一龙教授在科研领域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今年,他在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上提出的“肺癌适应性治疗”理念,引发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学术界的热词。作为此领域的创新者,董嵩副主任医师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药物假期”方案更是受到了国际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的认可,成为肺癌适应性治疗的最佳实践。同时,吴教授凭借“肺癌术后阿来替尼辅助治疗”获得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度成就奖的殊荣,并且它已逐渐透过多个国际学术平台成为肺癌治疗的标准之一。今年,他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身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也标志着他在学术界的进一步声誉提升。

  在这一年中,吴教授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医疗界引起了广泛传播,涉及的论文数不胜数,其中有6篇的影响因子超过30分,展现出他在科学研究上的深厚实力。此外,他在2024年度全球各学科顶尖科学家榜单中,也再度获得了高度认可,学术影响力稳居前列。

  吴一龙教授不仅在医院和科研机构里发光发热,他在科普领域的表现同样出色。他于12月在郑州举行的《肺癌大事件—年度盘点》中,取得了937万次的在线流量,成为全国各界追捧的网红打卡活动。这一活动的成功,不仅基于吴教授对资料的无缝收集与细致制作,更在于他将专业知识与公众关注点结合的能力。

  在全年的推广中,吴教授还参与了8场《中国胸部肿瘤大会诊》,通过这种形式,近两百名肺癌领域的专家走遍了全国各地,把创新的治疗方案带给更多患者,累积观众人数达到30万。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社会对肺癌知识的认知,也推动了各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及交流。

  在繁忙而充实的工作之余,吴教授的家庭生活也是其重大喜悦来源之一。成为爷爷的他,感受到生活的另一重温暖,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与满足。这份家庭的幸福和工作的成就,交相辉映,为他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吴一龙教授无疑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肺癌的研究与治疗,助力更多患者走向康复之路。不论在临床、科研还是科普推广中,他都展现出了良好的风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通过吴教授的努力,许多患者的生活受到了积极影响,提升了公众对肺癌的认识。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更多来自吴一龙教授的创新成果和对医学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