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接触互联网,确实会错过很多知识,当然也包括不少流行语。而大多数同学上网,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知识有多么渴望,而是网络太有吸引力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吐槽,很多学生整天念叨的话,他们已经听不懂了。
都是中文,怎么学生说的就那么抽象呢?很可能是现在的学生特别喜欢流行的一些梗。如果不信,看看那些中学校园里,就连光荣榜上的学霸也难逃抽象的“暗号”。而且最让人破防的是,他们学习好就算了,玩抽象也个个是天才。
以前,光荣榜这种东西被大家认为有些刻板,将学生简单地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两个档次,似乎只要学习成绩好,在学校里就能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而不关注其品德及其他方面。但上了高中,因为大家即将参加高考,光荣榜的存在其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能让大家知道那些学习好的同学是谁,可以去找他们交流,借鉴学习经验。不过,这些学霸并非都很刻板,相反,现在的00后把光荣榜玩出了新花样。以前的光荣榜可能只是生硬地列几句所谓的座右铭,起不到激励作用。
而现在的00后想到一种方式,不再用光荣榜进行说教,而是让大家见识学霸们的“抽象”之处。比如,高三2班的两位学霸好像商量好了似的,他们应该特别喜欢玩《原神》,于是发挥自己的才华写了一首藏头诗。
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有一天教导主任突然横着看,发现了“原神启动”这四个字,立马想叫这两位同学过来谈线班的数学特别好的李姓学生,也许数学好的人抽象天赋也较强。
“我发现你们跟平原有一个共同点。”大家都很疑惑,人怎么能和平原相提并论,哪来的共同点?原来,这位学霸玩了一个谐音梗,他说的是“石粒”(实力),意思是大家都没“实力”,就像平原没有“石粒”一样。
其次是通过光荣榜来预估自己在高考中的全省排名。我们知道,高考的录取机制并非以分数为标准,而是以省排名为准。
如果想要参考光荣榜的排名,不要只参考某一期的,而是要通过多次月考把自己的成绩记录下来,查看自己在学校的排名波动有何变化。这样除了能了解自己的进步与退步情况外,还能发现学校里哪些同学是自己的强劲对手,并将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目标中想要超越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