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人都明白,新邮发展若没有红利分享,说出龙叫来,也没用。减量并不是万能的,如果“减量+截留”继续下去,其后果便是截留了货源也卖不出去,现在大版年册打折就是这个原因。

  集邮界没少发行缩量新邮,但为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少数人垄断,缩量不仅没成为吸引集邮的良方,反倒成了阻碍集邮发展的绊脚石。

  由此我们分析,未来缩量新邮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让利给集邮群众,集邮群众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分得一杯羹。

  结果呢?让新中国邮集水平一落千丈,集邮活动进入了低水平阶段,有人戏称这叫“千人一面”的集邮,藏品都是老纪特草纸票,还是信销的居多,没有任何新意,这样的集邮怎么能算得上高水平呢?更别提参加国际邮展为国争光了。

  80年代集邮收益的恢复,集邮活动从无到有,一举突破2000多万人。可见收益性对集邮活动的影响有多大!

  21世纪了,各行各业都在为经济发展而奋斗,撇弃经济利益,那无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集邮红利这块蛋糕的诞生并不需要管理层出钱,只需要管理层分好。过去这块蛋糕被少数人抢走,导致了集邮红利没起到吸引集邮者的目的,反倒成了少数人到市场圈钱,摧毁集邮市场平衡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