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由陆川导演,王迪联合执导,张晚意、姜珮瑶、郑云龙、吕晓霖、柳小海、王志飞领衔主演,冯雷、王耀庆特邀主演,杨皓宇、刘孜、宋芳园主演,马苏特别出演的都市医疗剧《非凡医者》正式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

  该剧以“天才医生”陈辉(张晚意饰)的成长史为切入点和叙事线索,通过深入挖掘这一青年医生的成长和治愈故事,展现医疗行业的纷纭百态。《非凡医者》改编自韩剧《Good doctor》(2013),目前已有多国购买版权翻拍,其中美剧《良医》(2017)和日剧《善良的医生》(2018)均有不错表现。而近日《非凡医者》也迎来了大结局,作为已有珠玉在前的翻拍剧集,播出后的表现和口碑仍旧不俗,我报专访了《非凡医者》的编剧巫姗和刘悦,近距离了解《非凡医者》的台前幕后,和大家分享一些创作经验和感受。

  提问:《非凡医者》作为已有珠玉在前的翻拍剧集,你们觉得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巫姗、刘悦:最困难的部分应该是怎么进行本土化处理,以及男主角陈辉这个角色,他的“医学天才”属性和“阿兹伯格综合症”导致得不懂人情世故,这两者之间的分寸感该如何把握。

  巫姗、刘悦:就还是回到创作本身,从人物出发。怎么进行本土化处理其实是一个很虚的问题,它并不能通过具体刻画某个人物,或者编写某段情节来解决,它是一个关乎到主题,主角人物的核心困境,大至单元案例如何设计,小至某句台词如何讲述都会涉及到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开始是从解决第二个难点,也就是如何把握男主天才属性和不懂人情世故之间的度,怎么表现他不懂人情世故来破局的。其实这一块也要感谢陆导,他作为创作经验很丰富的导演,给予了我们很多领导性的建议,他带领我们还是回到原点,从我们自身的东方文化逻辑出发去重塑这个故事。

  提问:那《非凡医者》和其他国家版本的区别在哪呢?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非凡医者》,你们会用哪个词?

  巫姗、刘悦: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很刻意的要去和其他国家的版本做出区别,后来发现在解决刚刚提到的那两个最大难点时,自然而然就突出了我们版本自己的特色,也就自然和其他国家的版本区别开来了。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非凡医者》,可能“人情世故”这四个字算是比较突出的特点了。

  其实观众朋友们可以通过不同版本各自的侧重点,很明显的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中外文化的差异。比如说西方更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他们在改编时,会比较强调男主角“天才”的那一面,他如何利用自己超凡的医学天赋,关关难过但关关过,而相对来说会比较弱化他“不懂人情世故”的这一面。

  而东方文化更含蓄内敛,比起个人英雄主义,我们更会被危难之下,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这样的故事所打动,而“齐心协力”就需要团队中的成员通达人情世故,有集体意识团队精神,这样才能更有效的相互配合共度难关。这里陈辉医学天才的一面当然必不可少,剧中也有展现,但他“不懂人情世故”的这一缺陷也自然就被强化了。同时,既然是团队作战,那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便都很重要,这也是陆导一直在和我们强调的地方,我们的故事里,配角绝不能只是服务于情节的工具人,都必须是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考的鲜活的人。所以最后《非凡医者》呈现出来的并不像很多观众朋友想象的那样,是一部医学天才开了挂步步为营的职场爽剧,而是一部发生在医院,发生在医生和患者间,展现人生百态的群像剧,这应该就是我们版本最大的不同了。

  提问:《非凡医者》是陆川导演执导的第一部剧集,你们也是第一次和他合作,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

  巫姗、刘悦:一般来说导演加入剧本工作,基本都是剧本初稿确定后,要准备开拍了才进入。但可能是因为《非凡医者》是陆导的第一部剧,所以他也特别重视,在项目还在前期开发时他就已经参与了,可以说是他作为创作经验丰富的前辈,全程带领着我们完成的剧本创作工作,这对于我们这种年轻编剧来说也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巫姗、刘悦:分歧肯定是会有的,这对于剧本创作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比如女演员的单元,我们之前曾提议过将这个单元女患者的身份设定为运动员,并且是曾经在国际赛事上为中国获得过奖牌荣誉的运动员,而她退役前参加的最后一场比赛即将开始,她不求拿到多好的名次,只求能够不缺席自己人生中最后一场比赛,想在赛场上为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所以坚持冒着生命危险,也要逃离医院去到比赛现场。但多次讨论后,陆导还是会比较坚持女演员的设定,我们一开始不太理解,觉得女演员这个职业离普通观众的生活太远了,她的困境无法引起观众们的共鸣,但后来陆导的理由也说服了我们。我们还是纯编剧思维,但陆导是在编剧思维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导演思维。尽管《非凡医者》是一部剧,但他希望最后呈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医疗剧,而是每个单元案例都可以当作一部小电影,所以他很在乎单元案例结构的完整性,而女演员单元,他很早就想过最后结尾在一场戏中戏里,也就是“打破第四堵墙”,观众看到的拍摄现场以及工作人员,也正是我们《非凡医者》的拍摄现场和真正的工作人员。所以陆导和我们说明了他对这个单元结尾和整体结构的设想后,我们最后也被他说服了。女演员的方案其实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确实是更有意味的。

  提问:在这么多集故事情节里,你们最喜欢或者说是最满意自己写得哪集故事,或是哪个段落呢?可以展开说说吗?

  巫姗、刘悦:最喜欢的应该是第六集末陈辉和女演员的那场模拟手术,感觉这个问题可以接着上个问题回答哈哈。就是我们和导演达成一致,最后确定女患者是演员后,紧接着就要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陈辉是如何和这位女演员建立起的朋友关系。由于陈辉患有阿兹伯格综合症,他连和自己的同事、领导都很难顺畅的交流,却能和一位刚入院的患者共情,怎样能够实现却又合情合理,当时也是难住我们了。最后还是从人物出发,找到陈辉和女演员有可能的共性,从两人的共性找突破口。陈辉是一个“医学痴”,女演员是一个“戏痴”,两人都在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领域有着高要求和执念,而女演员正在准备的一部戏又恰好是医疗剧,按照陈辉的人物逻辑,他本来是不会主动和别人结交的,但女演员在楼梯间练习台词时,台词中有医疗方面的错误,这便是陈辉无法容忍有可能会主动的时机。于是一个对医学十分严谨和一个对演戏十分高标准的人,在这一刻产生了连接,一人示范阑尾手术,另一人认真的学习和模仿,便有了这场模拟手术。如果说罗海涛是让陈辉被动的成长,那么女演员则是让他第一次主动的想去共情别人,第一次不是因为医患关系,而是因为朋友关系去主动的帮助别人。同时,观感上这里陈辉目光如炬动作娴熟,是高燃的手术场面,但最后重回到楼梯间回到现实,观众又能马上意识到刚刚只是他自己美好的想象。在充分感受到陈辉对于手术对于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渴望之外,也会心疼他不善言辞,无法向他人表达自己对医学的满腔热忱,让观众能够共情他,感受他的怅然若失。

  巫姗、刘悦:作为年轻编剧,其实在创作上的话语权十分有限,这几乎是每一位职业编剧都遇到过的情况。但我们想说的是大家不应该就此气馁,也不要害怕有分歧,因为很多好戏,往往正是在一次又一次分歧后的互相说服中诞生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