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29日,第十五届中国妇幼健康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大会期间同步举行了人工智能在消除宫颈癌行动中的应用实践分论坛。会议旨在提高基层宫颈癌检查防治综合能力,协助基层开展高质量的宫颈癌检查,加速消除宫颈癌。

  本次论坛有河北省、河南省、甘肃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等7位省级协会会长和1位地市级协会会长参加,还有全国70余家妇幼保健院书记、院长、相关专业主任参加会议,参会人员共计130余人。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宋世琴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自启动“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项目”以来,已成功拓展至省、市、县49个项目单位,总筛查人群超300万例,助力县级医疗机构宫颈癌检查服务能力实现了高质量的飞跃。下一步,将通过“百家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覆盖项目”(简称“百家行动”),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于全国范围内,每年帮助100家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建设人工智能宫颈癌检查实验室,为35 - 64岁适龄女性提供高质量的宫颈癌检查服务。

  古交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保科主任赵建梅在大会上做了工作经验分享,她表示,中心在2015年首批引进人工智能宫颈癌检查技术,10年时间为辖区内61841名35岁至64岁适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检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出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宫颈癌筛查路径。如今,中心受检妇女的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平均为616.10/10万,宫颈癌检出率平均79.24/10万,这充分彰显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检查的精准高效优势,有力提升了区域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与防控成效。

  古交妇幼是山西省最早、太原地区唯一一家引进“人工智能宫颈癌检查实验室”的项目试点单位,现已形成宫颈癌筛、诊、治、访一体化闭环管理的创新模式,提升了当地宫颈癌防控整体水平。受检者仅需在医院完成取样,经数字扫描仪转化为数字信息并上传云平台。云平台依托数字模型精准诊断并标记阳性细胞,医生线上复核后,受检者在家即可通过手机接收报告。据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首席技术专家/兰丁副总经理庞宝川介绍,“目前,人工智能诊断准确率已达90%,在其辅助下,病理医生诊断效率提升至10倍以上”。该技术经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其在提高筛查准确性、提升诊断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