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迎来了人口出生的小高峰,这一年的新出生人口达到1062万,时隔五年后首次重回千万级别。
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也升至7.52‰,较前一年提高了0.38个千分点,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
2021年的新生儿中,男婴高达595万、女婴仅有467万,出生人口性别比升至111.3,即每百名女婴就对应着111.3个男婴,较2020年的失衡比例进一步加剧。
这一现象在出生人口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但事实上它只是中国整体人口性别失衡的一个缩影,2021年,中国大陆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3362万。
人口性别比的持续失衡,将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日益增多的“剩男”现象可能加剧婚姻市场的竞争,导致彩礼等婚嫁成本的上升,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除性别失衡外,2021年的人口出生形势还隐藏着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当年出生人口总量突破千万,但与2016年的1786万新生儿相比降幅高达40%。
这意味着尽管2021年的出生率有所回升,但总体上仍处于快速下降的通道之中,2022年的人口情况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2年的人口出生形势无疑让“少子化”的阴霾笼罩得更加厚重,这一年,新出生人口骤降至955万,较上一年锐减107万,降幅超过10%。
在出生人口总量快速萎缩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微妙变化,2022年二孩占比降至38.9%,而三孩及以上的比例则升至15.0%。
但整体而言,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仍处于较低水平,很多家庭“一孩齐全”,对再生育持谨慎甚至抵触态度。
值得警惕的是2022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1.1,虽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愿或难以承担二孩、三孩时,生育中的性别选择倾向可能更加凸显,进而加剧性别失衡风险。
事实上,低出生率与高性别比已成为中国人口发展的两大“死结”,前者意味着人口压力骤减,劳动力短缺加剧,后者则预示着婚姻挤压常态化,社会问题多发频发。
不过,2022年人口出生的“塌方式”下跌显然与新冠疫情密切相关,始料未及的疫情冲击不仅直接导致婚姻数量、怀孕人数骤减,也令很多家庭的生育计划被迫中断或推迟。
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等社会趋势,高房价、高教育等沉重负担,以及与之不相匹配的托育政策才是影响生育水平的深层次原因,唯有标本兼治,方能从根本上扭转颓势。
在连续两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后,2023年的人口出生形势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这一年全国新出生人口为902万,再创历史新低。
这一数字不仅大幅低于此前900万的悲观预期,同时也意味着人口出生率跌破6‰,进一步逼近“危险线”。
2023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降至140967万,较上年末减少208万,这是自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以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连续两年负增长。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复杂而深远,既有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外部冲击,也有生育观念变化、养育成本上升等内在因素。
随着婚育年龄不断推迟,适龄妇女基数逐步萎缩,少子化趋势进一步强化,这些因素交织叠加使得人口出生水平全面低于预期。
202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升至20.1%,而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至16.8%,“未富先老”的局面日益凸显,养老压力不断加大。
可以看出,在人口总量、结构、素质等多重压力下,如何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将是一道关乎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近三年的人口数据无疑给中国的人口发展敲响了警钟,从2021年的1062万,到2022年的955万,再到2023年预计不足900万。
短短三年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骤减15%以上,与之相应,人口出生率也从7.52‰降至6‰以下,降幅超过1.5个千分点。
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人口流动不断加剧,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核心化,部分青年人追求个人发展,推迟婚育年龄。
与此同时,高昂的教育、住房等养育成本也使得很多家庭“望育却步”,这些变化反映在人口统计数字上,便是生育意愿不断走低,多孩家庭比例下降。
2022年,二孩占比降至38.9%,三孩及以上占比虽有所提升但仍不足16%,面对持续走低的生育率,政府也在做出努力。
从普惠性生育保险到产假延长、生育津贴提高,再到住房、教育、税收等领域的优惠措施,无不彰显着对新生命的呵护之情。
但从效果来看,政策利好尚未充分转化为生育动力,事实上,要扭转人口颓势,单靠一两项政策的调整远远不够。
从青年的婚恋观、就业观到老百姓的教育观、消费观,再到整个社会的人口观、发展观,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重塑。
关键在于,要在人口总量下降的同时不断提升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本”潜力,这需要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综合发力。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单纯追求人口规模的扩张已不再适应时代要求。
总而言之呢,2021-2023年的人口数据折射出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缩影,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负增长局面显现,无不彰显着人口形势的严峻性。
但危机同样意味着转机,只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科学务实的举措,积极应对人口新形势就一定能开创人口发展的新局面。
只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科学务实的举措和积极应对人口新形势,中国的人口发展就一定能走向新的繁荣,开创新的辉煌。
人口生育的事情只能顺其自然不能拔苗助长,14亿人口的国家永远不缺人,缺的是资源,缺的是就业岗位,只要没有战争和瘟疫,百年之内仍是人口大国。
(原题为《关于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的说明》)来源:武侯法院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1月1日,“房贷族”的存量房贷利率迎来下调,调整幅度高达60个基点。贷款合同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30BP的商业贷款,房贷利率下调至3.3%。同时,存量公积金贷款利率也迎来下调。自今日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已发放贷款将执行新利率。首套5年以上利率2.
一片牵动着所有国人情感的土地。今天,我们将抛开人群纷扰。是一条在高山夹峙下。审校:李楚阳 栾晓芸 云舞空城 唐文俊。
岳丽娜在 19 岁那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决定 —— 与穷男友郭靖宇私奔。那时的她,正值青春年少,本可以选择一条更为安稳、顺遂的道路,然而,爱情的魔力却让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未知与艰辛的北漂之旅。
著名相声、快板演员张金铭先生逝世。张金铭,天津人,相声、快板演员,1950年在天津拜武魁海为义父,一直跟随武魁海学习相声,后拜冯立铎为师学艺。1955年王凤山来津,由武魁海引荐拜在王派快板创始人王凤山门下,武魁海为引师,张宝茹为代师,王家琪为保师,经师父悉心传授,深得王派精髓。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丨xk他是中国的一名富商,耗费8亿元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可梦想落地成为现实的时候,他却在4年后莫名其妙的死去。他就是张晖,上个世纪末海南岛旅游业的龙头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