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2月29日消息(记者赵玲)日前,2024“智慧之光”湖北省先进制造业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襄阳开幕,怀揣前沿技术、创新理念的各领域高层次专家,以及高校、企业代表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话创新合作,共谋发展未来。

  湖北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院士81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人,科研机构3600家、研发人员35万人,这些都是湖北宝贵的“压箱家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

  湖北造“北斗心脏”精准支撑中国卫星导航,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在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下线……一项项世界首创、国内领先的背后,是湖北集聚了一批“高精尖”科学家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湖北以广阔的产业前景、优渥的人才政策以及优质的专业服务吸引了我回归。”湖北省首批“双创”战略团队带头人之一的邓亚光博士说,湖北不仅科教资源禀赋优越,还致力于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引领一个产业”的良性循环。

  邓亚光早期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就回国创业。其团队所研发的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基因的检测技术是液体活检领域的关键技术,而液体活检技术被行业专家认为是颠覆性的医学检测技术。

  “抓到一个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就能精准查出是否有癌症,用一管血做三管血的事,无须多次抽血,减轻患者痛苦。”邓亚光介绍,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技术打破了行业的技术“瓶颈”,实现了肿瘤更有效的早期检测,能在保持细胞完整性的条件下进行鉴定后的单细胞基因分析,为早期癌症提供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的可能。

  目前邓亚光的公司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0余项,其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项目技术水平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在不断的技术转化中,不仅实现了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化检测,也初步建成了“先知系统”产品序列。

  为加快构建以战略科学家为“塔尖”、科技领军人才为“塔身”、青年科技人才为“塔基”的金字塔型科技人才队伍,湖北省人社厅联合七部门,率先出台了“加强新时代博士后工作19条”,创新构建普惠性支持和竞争性资助相结合的博士后人才支持体系,实现了人才资助全覆盖、培养全链条,有力推动了更多高层次人才扎根荆楚、贡献才智。

  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于近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000余名技能精英齐聚于此,充分展示技艺、相互交流学习。

  在人社部指导下,湖北深入实施技能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技兴荆楚”工程,持续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劳动者队伍。

  今年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选手曹博、贾京分别在电子技术和家具制作项目中荣获金牌和银牌。这是湖北省首次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实现了湖北技能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新突破。

  “这枚金牌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我个人技能的认可,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努力的肯定。”曹博表示,这一路走来,感谢每一位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特别是教练团队的辛勤付出。“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在技能教育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家具制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贾京在谈到自己的参赛经历时表示,“在准备过程中,我不仅要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要学会如何将设计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作品。”贾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他在比赛中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和创新能力,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技能是立业之本,人才是发展之基。”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表示,湖北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技能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湖北作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如何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激活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智力引擎”,是一道关键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