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当天,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相关处室负责,河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倪玉联,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兼顶端新闻董事长,大河网络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关国锋等主承办单位有关负责和嘉宾出席,并为获奖作品和单位颁奖。

  放大联动效应,凝聚辟谣共识。据了解,自今年9月河南省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开展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征集的1566部作品经过作品初审、网络展播、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吸引近8万余名网民参与了由顶端新闻承办的互动投票,累计投票量近120万次。

  用创意点亮真相、用镜头编织故事、用画笔展现担当、用文字凝结力量。历时近3个月,最终,《清明上河图里辟谣有妙方》等35部优秀辟谣作品脱颖而出,获奖作品涵盖文字、平面、音视频、重大辟谣专题四大类别。

  发布活动上提到,此次获奖作品紧贴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关切,将河南特色与网络辟谣深度融合,兼具“网感”与“美感”,唱响了网络辟谣的河南强音。其中,由顶端新闻报送的《顶端辟谣三门峡高速货车侧翻众人哄抢物品?谣言!是志愿者在帮忙装货》获评文字类二等奖。

  发布活动上,获奖代表、濮阳市委网信办张桠晖围绕作品《一指之念》的创意来源与创新传播,进行了交流分享。“评判一部作品是否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关键在于这部作品能不能广泛传达价值观、激发人们思考、提升公共意识。网络空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遏制虚假信息传播,铲除谣言滋生土壤,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张桠辉说。

  活动还邀请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法学院教授姜焕强作主旨分享,讲述宪法、民法对网络谣言的规制及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路径,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法治化治理谣言的认识。他认为,治理网络谣言要注意有罪必罚,震慑造谣者;明确检察机关支持网络侵权诉讼;赋予检察机关对网络谣言损害公共利益,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同时要教育网民甄别网络信息,共同维护网络空间。

  据了解,第四季网络辟谣沙龙聚焦“‘豫’你一起 e法护网”主题,深入探究网络谣言法治化治理路径。漯河辟谣传声社将辟谣相声《别quo我》带到沙龙现场,向谣言说“不”,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让网络辟谣既有“意义”又有“意思”;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教师华欣现场演唱辟谣歌曲《守护的承诺》,展现了凝聚辟谣力量、守护清朗网络的坚定承诺。

  从尝试探索到品牌特色,如今,河南网络辟谣沙龙已成为深化网络辟谣宣传的一张崭新名片。2024年初,河南省创新开展“e起辟谣 清朗有我”网络辟谣沙龙,一年“四季”,季季有主题,期期有新意,先后聚焦“青年向谣言说不”“科学辟谣 健康求真”“AI赋能 智慧治谣”等主题,共商网络谣言治理对策。

  2024年是河南省开展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的第5年,顶端新闻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自2020年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正式上线家省直单位协同发力、联合主办,已累计征集作品4000余部。其中,6部作品在全国获奖。征集活动不断以新求变、以合求同,持续探索创新征集传播方式,助推更多形式新颖、内涵深刻、喜闻乐见的辟谣作品出圈上榜。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相关处室负责在活动致辞中提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是深化联动辟谣工作、加强辟谣公益宣传的践行路径。他对本次活动给予肯定,并表示河南省今年创新方式方法,拓宽作品类别,作品数量再创新高,创新开展网络辟谣沙龙等特色活动,持续提升网络辟谣传播力、影响力,“这是守正创新的结果,也是勇于担当的作为。”

  同时,为推动网络谣言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他建议河南要大胆实践,敢闯敢试。进一步强化属地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建设,主动研究网络辟谣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模式,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从实践中获取真知,从真知中提炼经验,系统提升辟谣工作实效,“在全国网络辟谣工作中持续争先进位,确保‘第一方阵’,为推动全国网络辟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努力支撑。”

  倪玉联在致辞中表示,要提升质效,让作品更出彩,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将新技术新应用积极用于网络辟谣作品创作;要协同联动,让辟谣更有力,加强谣言监测、发现、查证、辟除全链条协同治理,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辟谣工作,凝聚辟谣合力;要强化法治,让网络更清朗,坚持依法治网、依法治网、依法上网,不做谣言的“传声筒”,戾气的“扩散器”。

  活动最后,河南省委网信办举报中心负责将代表“河南网络辟谣沙龙”的接力传递旗帜交予开封市委网信办负责。据悉,从明年起,河南网络辟谣沙龙将在全省范围内“接力”举办,持续推动网络辟谣宣传走深走实、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