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碰触城市治理的难题,《向前一步》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重大时代课题,嵌入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末梢神经,着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21户居民在外漂泊3年回不了家的钉子户,从20年搬不走的“垃圾楼”到存续40年的遗留违建,《向前一步》坚持从最真实、最棘手的问题入手,与12345市政务服务局展开深度联动,力促平等对话、化解分歧,发挥“一滴水见太阳”功效,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京接诉即办‘电视版’”。由此开创了电视媒体深度参与政府工作、直接推动城市治理的先河。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向前一步》因势而动,迅速围绕这一治国理念进行节目定位转型——全景呈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北京方案,不断探索超大型城市的治理路径,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样板。

  《向前一步》开创了融合舆论监督与民生服务为一体的全新节目样态。在创立之初,栏目就拥有内容上核心的三大“基因”——真实、贴近、鲜活。

  、小区停车和物业管理、铁路周边治理、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水库河流治理、老年驿站建设、医疗资源改善、平衡教育资源等等,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是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的治理难题,也是老百姓最在乎最揪心的实事儿。解决这些难题不容易,但《向前一步》从来不问难不难,只问该不该,用纪实方式直面矛盾、直面挑战、直面人性。

  贴近,是深入其中的并肩。《向前一步》将录制现场设置在小区之中、棚改现场、违建旁边、街心公园的调解栏目——问题在哪里,录制现场就在哪里!在前期调研期间,《向前一步》的记者从未吝啬脚步。为了取得居民参与录像的授权,挨家挨户敲开了600户的房门;为了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不厌其烦地数十次登门拜访,甚至跑断了一双鞋底;为了赶制节目,经常夜以继日地五六天吃住在机房里。走出传统的演播间,栏目组收获了传统的真心——大爷端来的一杯热茶、阿姨抱来的军大衣、小朋友递过来的冰棍儿……

  340余期节目,《向前一步》发散出所有采编人员的热忱与坚韧,也容纳下无数市民的酸甜与苦辣,更成为社会民生类节目的典范与榜样。《向前一步》不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一份生动的市民教育教材。它以“公德心为初心”,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公共课堂,让市民成长为公民,让孤岛连结为大陆。

  基层治理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在百姓和政府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问政桥梁,在“精治、共治、法治”上猛下功夫。城市的地图越是“超大”,治理的针脚越要“超细”。节目坚持兼顾法、理、情,全方位剖析矛盾,在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基础上,不忘化解群众的情绪与压力,打造了细致、科学、人性化的为民服务机制。同时,《向前一步》开创了社会协商、聚拢相关社会资源、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开放型现场布局,多元主体充分对话,将对立氛围有效转化为协商氛围,重塑信任与链接,有效推动全过程民主。

  10月,《向前一步》全网主线亿+,全网相关视频播放量超75.2亿,累计覆盖粉丝超100亿人。40余个城市政府部门把《向前一步》列为当地干部的学习教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多次对节目进行报道,给予高度好评。连续六年六次被写进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曾三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两次斩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24年,《向前一步》再获桂冠——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新闻名专栏大奖,是荣光也是责任,更是起点;中国记者节,是欢庆也是鼓励,更是使命。忠勤几度日光辉,江海人间许壮志。从这一刻这一天起,《向前一步》将继续风雨无阻、踏石留印地走好每一步,将继续拥抱热爱,挺膺担当,把每一步都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