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免费给我们查体。如果发现晚了,后果不敢想象!”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居民张大姐回忆起当年情形既感激又心有余悸。2018年她感觉一侧乳腺增厚,但没当回事儿,好在她参加了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组织的免费“两癌”筛查,发现是乳腺恶性肿瘤,立即到医疗机构做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现已康复。

  张大姐是德州市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的万千受益者之一。近年来,德州市高标准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为妇女儿童提供有温度、有情感、有人文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让妇女儿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德州市的经验做法被第十四届中国妇幼健康发展大会推广,并荣获山东省2024年健康山东典型经验案例评选一等奖。

  德州市共有妇幼保健机构12家,其中市级妇幼保健机构1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1家。202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放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多渠道筹集资金,最大限度实现了妇幼保健机构硬件改善。高标准促创建,挂图作战,分解任务,倒排工期;组织省市专家现场指导,形成多次督导、整改落实最终提升的创建模式;组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到先进地市交流学习,给予政策支持;在已创建成功的妇幼保健机构召开现场推进会,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对工作薄弱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逐一梳理解决问题,整合县域医疗资源,突破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瓶颈。主动对接省卫生健康委,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2020年以来遴选6家县级妇幼保健院争取国家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资金1200万元,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赋能。

  “十四五”以来,全市9家妇幼保健机构启动院区新建或改扩建项目,政府总投入达19.7亿元。已有7家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完成新院区搬迁并投入使用。市妇幼保健院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床位1000张,新院区已正式投入使用。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新增业务用房27.2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447张,新增卫生技术人员809人。舒适的就医环境,优质的医疗服务大大提升了妇女儿童满意度和获得感。

  德城区妇幼保健院是德州市一家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老院区位于德州市老城区,狭小的空间和局促的环境严重制约了医院的长远发展。为推动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新院区项目于2020年正式开工,2023年6月投入使用。政府投入3.74亿元,建成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设计床位400张的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极大满足了辖区妇女儿童就医需求和保健体验。医院先后获得山东省巾帼文明岗、山东省实施“两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省级孕妇示范学校”、“市级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我们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实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突破,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德城区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史力均说。

  德州市强力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创建行动,通过召开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等级评审培训、专家督导等多种形式,督促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门诊诊疗人次平均上升20%,出院患者人次上升25%,职工满意度和群众满意度提升8%,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达到6家。市妇幼保健院近2年在国家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中成绩由B+提升为B++。全市8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连续2年在省级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中成绩排名全省前50%。

  坚持品牌建设为引领,持续打造“爱佑新生,关爱妇幼”的“德州妇幼”品牌形象,组织全市妇幼保健机构围绕品牌创建强内涵、树形象。成功争创1个国家妇幼中医药特色建设单位、4个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和1家省级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单位,成功创建市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26个,市级妇幼健康文化特色单位5家、市级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4家。妇幼健康服务惠及鲁西北、冀东南,区域高地影响力逐渐显现。

  坚持资源引进为纽带,充分发挥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省会经济圈叠加区位优势,积极与京津济青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合作,建成名医工作室6个、医联体9个、合作联盟28个,引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与首都儿科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借力提升全市儿童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优质医疗资源为妇幼保健机构发展赋能,有效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需求。

  建立市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专家帮包责任制,定期下沉基层开展培训、应急演练、高危专案指导,全面提升救治和管理水平。在全市创新成立孕产期管理质控中心,覆盖从婚前检查到产后康复的生育全程质量管理。依托妇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信息共享机制,成功救治危重孕产妇2550例。

  统筹推进婚孕前、孕期、产后、育儿各阶段健康管理,德城区妇幼保健院被评为“省级示范孕妇学校”,乐陵市、齐河县将婚姻登记处搬迁至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创新打造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宣教基地,为群众提供婚姻登记、婚孕前检查、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婚检率逐年上升,超过90%。开展全市第一批儿童友好医院评估工作,着力打造“就医空间友好、健康服务友好、工作机制友好、社会支持友好”的儿童友好型医院,评选出市级友好医院建设单位18家,示范带动全市儿童友好社会氛围营造。全市千人口托位数达3.6个,建成“向日葵亲子小屋”13处,促进农村儿童早期发展。

  2021—2022年连续两年将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着力关爱女性健康,持续做好妇女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升项目,累计为142万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并做实后续随访、治疗。成立市级适龄妇女“两癌”检查质控中心,通过开展培训、轮训、带教等多方式提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2022年,将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选取临邑县作为试点,为1.6万名9—14岁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2024年扩面至全市七年级在校女生,构筑起妇幼健康防护屏障。深入实施妇幼健康民生项目,累计为15.3万名新婚夫妇进行免费婚前健康检查,为41.6万对夫妇进行免费孕前优生检查,为育龄妇女发放叶酸194万瓶,为36万名孕妈妈进行免费产前筛查,为55.7万名新生儿开展免费遗传代谢病筛查,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1.27%,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提高。高质量推进艾梅乙消除工作,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评估,获得国家专家一致认可。

  依托山东省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市妇幼保健院),成立德州市妇幼健康系统中医药发展联盟,着力发展妇幼中医。充分挖掘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赵氏雷火灸”、“小儿割积”、“四明穴小儿推拿近视防控”等10余项妇幼中医药适宜技术,将中医特色疗法融入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同时,促进中医日间病房在妇幼保健机构中的推广应用,累计服务群众5000余人。

  同时,积极打造“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新路径,依托各级各类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舒心就医”专项行动,实现门诊预约诊疗、预约住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网上查询与检查检验结果推送等一系列“智慧医疗”服务,开通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线上报销等功能,实现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一卡在手,就诊无忧”。同时,创新推出出生医学证明线上办理、线下派送到家指尖服务,累计完成14209张出生医学证明线上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在国家医保局统筹推动下,目前,江苏、河北等9个省份31个统筹区,已正式上线医保个人账户的跨省共济功能,打破个人账户原有地域限制,进一...[详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用3至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详细]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7部门11月27日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保障质量安全...[详细]

  周乃翔在济南市调研科技创新工作时强调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