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医疗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手术已经不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血腥的场景。今天,我们走近“达芬奇”,一个将科技与医学完美结合的手术助手,了解它如何帮助医生进行更为精准的手术。

  11月20日,在江苏省中医院举办的机器人科普开放日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为了全场的焦点。不少市民在互动体验环节中,兴致勃勃地尝试操控机器人,甚至“亲手”剥蛋壳,体验这项高科技的魅力。

  或许有人会问,机器人手术究竟是不是机器人独自完成的呢?实际上,达芬奇系统的核心在于“人机协作”。它由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和成像系统构成,所有操作仍然需要医生来主导。市民在活动现场亲自尝试,坐在控制台前操作机械臂,通过高清3D成像技术,观察蛋壳剥离的每一个细节,体验到手术的精准与便捷。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何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吕东岭告诉我们,这台设备的长臂设计使其可以深入人类身体内部的更深、更难触及的地方,解决许多传统手术中难以处理的区域。与人手的有限活动角度不同,达芬奇能够实现360度全方位的灵活运作,从而显著提升手术的精准性和灵活性。

  无论是针对患者还是医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无疑都带来了大幅的改善。小创伤、快恢复,患者们在手术后的恢复速度明显加快;而对于医生而言,它不仅简化了操作,还通过5到10倍的高清视野,可以准确呈现出组织和器官的细微结构,有效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

  不过,吕东岭也强调,达芬奇并不是医生的替代者,它只是“延长”了医生的手臂,放大了医生的视野,减少了手术过程中的震颤,进一步优化了传统手术的精确度。江苏省中医院还在探索借助5G技术实现远程手术,这对于区域医疗资源的平衡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在泌尿外科的复杂手术中,达芬奇机器人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泌尿外科主任徐彦表示,传统手术在涉及盆腔等狭小空间的复杂解剖结构时,往往难以精准操作。达芬奇机器人凭借其灵活性和稳定性,已经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复杂肾肿瘤手术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在膀胱与尿道的缝合中,机器人的高精准度大幅降低了术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风险;而在肾肿瘤切除中,它能精确地保留健康的肾组织,让肿瘤清除与器官保护取得双重成果,让手术过程更加安全有效。

  当然,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安全与精准,不仅依赖于这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还来自于严格的操作者培训。所有操作者必须经过国家统一的培训和考核,通常培训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只有具备3至4级手术资质,并经过培训取得资格的医生,才能进行机器人的操作。

  本次科普开放日活动旨在通过互动体验和讲座,让公众直观地了解机器人手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进一步连接尖端医疗与大众之间的距离。通过“上手”剥蛋壳,市民们不仅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更了解到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如何改变着未来的生命健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医疗手术无疑将会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带给患者与医生更大的福音。达芬奇,不仅是机器人手术的代表,更是我们对未来医疗无限可能的探索与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