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舟,曾是中国无数“唐氏儿”家庭的信仰,智商只有3岁、不懂乐理的他,却能在1999年以“天才指挥家”身份,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残联新春晚会。
随后更是与世界巨星施瓦辛格同台演出,甚至各国的外交人员排队找他要签名,最关键的是他还是历史上第一位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奏的中国指挥家......
想当初,出生后不久便被诊断出身患“唐氏综合症”的舟舟,就连他母亲都产生了和舟舟一起轻生的想法。
并且这种病是基因方面的疾病,身患此病的婴儿他们的第21号染色体比普通人多了一条,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人类染色体病。
“唐氏儿”一般情况下他们两眼的间距会比较大,存在严重的矮塌鼻现象,两个耳朵也会比常人要小很多。
年龄越大的母亲越容易生下唐氏宝宝,相关数据显示25岁以下的母亲生下该类患儿的几率是1/2000,35岁则为1/300,而大于44岁时这个概率将增加至1/40。
对于唐氏综合征,目前只有在孕妇怀孕期间进行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才能百分百排除患病的可能。
在人们眼中同样是唐氏儿的舟舟,却能打破基因与命运的双重枷锁,并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天才指挥家”!
面对众人的虚心求教,胡厚培表示自己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做了一名父亲该做的一切罢了......
因为舟舟的父母是晚婚晚育,他出生时父母都已经40多岁了,对于他的到来一家子人都感到非常的开心。
尤其是舟舟的父亲胡厚培,他是武汉歌舞剧院歌舞团乐队的低音提琴演奏员,也是国家二级演奏员,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音乐家。
患上这种疾病的孩子,一辈子的智商都只能停留在3岁左右,别说踏上音乐的道路了,就连生活自理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胡厚培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责无旁贷的站了出来,表示既然孩子已经出生,作为父母的我们便要担起这个责任。
在舟舟上幼儿园之前,除了学会说话和走路的时间较晚一些外,他其实和同龄的小孩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并且为了舟舟在自己老了之后能有个伴,胡厚培夫妇在舟舟出生后不久,又给他生下了一个妹妹,万幸的是妹妹各项身体机能都非常的健康。
但这一切都截止在舟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时,因为唐氏综合征的原因,胡厚培几乎找遍了当地所有的幼儿园,结果没有一家愿意收舟舟的。
但是先天的智力缺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转的,有些家长花费了一辈子的时间,也没能改变这一事实。
那天他看着儿子紧皱眉头、略显笨拙的将鞋带系好时,年近五十的胡厚培竟忍不住的鼻头一酸,眼泪更是在眼眶中不断地打转。
为了让儿子不再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用嫌弃的眼光看待,胡厚培决定必须要狠下心来,才能令儿子真正的有所改变。
于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扮演严父的角色,他会大声训斥不愿意刷碗的舟舟,也会强迫他识字读书......
出于安全考虑他便将舟舟带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也就是武汉歌舞剧院,其实从小舟舟便经常跟着他来剧院里玩,同事们也都十分喜欢憨态可掬的舟舟。
渐渐的乐队同事们发现,每当他们开始演奏时,在一旁打闹的舟舟便会马上变得安静下来,还会随着音乐的起伏,流露出陶醉的神情。
在一次日常排练结束后,乐队的一名小提琴手走到舟舟面前,半开玩笑的说道:“舟舟,你想不想当一次指挥啊?”
一旁的胡厚培瞬间便有了灵感,他认为儿子舟舟是有一定的音乐天赋的,只要自己因材施教、细心培养,未必不能走上音乐的道路。
就样这样残障儿童成为“指挥家”的消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其中便包括湖北电视台的编导——张以庆。
张以庆看到舟舟旁若无人的挥舞着指挥棒的瞬间,便决定为其量身打造一部纪录片,来宣传舟舟以及他的父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就这样在耗时长达十个月的全程跟踪记录下,“唐氏儿”舟舟的成长经历与“指挥天赋”,被拍成了名叫《舟舟的世界》的纪录片。
还与世界巨星施瓦辛格同台演出,更是受邀前往卡耐基音乐厅进行表演,舟舟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名被此音乐厅邀请的指挥家。
但是作为父亲的胡厚培,看着终于功成名就的儿子,却始终开心不起来,因为他才是最了解自己儿子的那个人。
于是为了不使自己的儿子成为媒体赚取流量的工具,他谢绝了各大媒体记者的采访,并且还逐渐减少舟舟的演出次数。
就这样在父亲胡厚培的刻意操作下,舟舟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他们一家也得以重新回归平静的生活。
在这里舟舟不仅可以不受外界打扰的追求自己的“音乐梦”,还能在父亲胡厚培百年之后,有一个维持生计的工作。
面对先天残障的儿子,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反而自始至终的去发现舟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断为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