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市,187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中国检疫、防疫事业创始人,华人世界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

  作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剑桥的华人,并在24岁就拿到了剑桥大学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外科学硕士、文学硕士、医学博士等5个学位,伍连德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他精通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应堪当重任。

  伍连德也不负众望,到达东北后,于1911年1月在哈尔滨迅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继而他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齐头并进,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把这场震惊中外的疫情消灭,名声大噪。

  1920年,东北鼠疫再次席卷而来,此次疫情死亡万人左右,还是伍连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疫情得以控制。

  东北鼠疫爆发时期为清末,此时清政府正在各大列强的之下瑟瑟发抖,此时的东北有19个国家的领事馆,是俄国和日本争夺的焦点。

  此时的东北也是清政府的工业中心,有着全国最为发达的交通网络,疫情迅速爆发,而且疫情就像此次武汉新性肺炎爆发一样临近年关,若得不到及时控制,整个中国都可能要沦陷。

  鼠疫的名气太大了,全球都为之恐惧。列强也借此机会争夺东北疫情的控制权,企图进一步获得其主权,争夺最大化利益。

  而且此时的大清民众对疫情知道的是少之又少,在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的恐惧笼罩之下,谣言四起,东三省的民众甚至在西方专家的鼓动下掀起了抓老鼠运动,据记载仅奉天城内就消灭了近10万只老鼠。

  然而,老鼠几乎抓尽,疫情仍未得到缓解。伍连德开始就对疫情的源头有所怀疑,寒冬腊月,老鼠活动本来就少,能直接传染给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再加上研究员检验了那么多老鼠,并没有发现鼠疫病菌,于是他推断,此次东北疫情与传统的腺鼠疫传播模型有所区别,是一种更为严重的变异鼠疫,这种鼠疫具备在空气中人传人的能力!

  随后,伍连德经过艰难的调查,发现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有土拨鼠的皮毛,并在皮毛上检测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由此他推断此次东北鼠疫源头为土拨鼠,并且能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具备人传人的能力,与传统腺鼠疫被媒介跳骚咬后感染病毒有着本质的不同。

  伍连德命名此次鼠疫为肺鼠疫,是比传统腺鼠疫传播能力更强的超级鼠疫,他迅速公布研究成果,并上报清廷对东三省进行全面隔离。

  然而,西方专家们并不买账,他们认为伍连德的研究成果是无稽之谈,其中最为嗤之以鼻的是法国人梅尼。

  在调查疫区后的当天,梅尼即出现低热、头痛等症状,他预感不妙,立即前往医院治疗,然而为时已晚,三天后梅尼死亡。

  由于伍连德的惊艳表现,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并且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为中国的检疫主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年以来,新冠病毒再起波澜,各地疫情突发,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烦恼,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与伍连德时期相比,我们也有了更多的专业医护人员,我们有信心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