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地区在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及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方面,给予了生育二孩、三孩家庭更优惠的政策,在经济补助方面也采取了更大的力度。
10月25日,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出台文件《上犹县关于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及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的实施方案(试行)》,给出了十项保障政策:
第一,产假优待。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干职工生育二孩、三孩的,在现有假期188天的基础上增加至218天,并同时享受所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期间的工资、绩效和福利待遇。民营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二,生育奖励。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生育后且已在该县上户口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7000元、13000元。
第三,孕期服务。本县建档的孕妇在公立医院孕期健康检查时免除普通门诊挂号诊疗费,建立孕前、孕期、产时和产后保健“一站式服务”;怀孕二孩、三孩的孕妇住院分娩时,如入住特需病房,床位费减半收取。
第四,免费体检。第三孩在6周岁以前,每年免费开展一次血常规、视网膜视力检查、斜视度检查等健康体检。
第五,入托补贴。第二孩和第三孩在0—3周岁入托公办托育机构或符合条件的民办托育机构全日托的,每人每月分别由政府补贴300元和500元。
第六,教育优待。第三孩在本县就读公办幼儿园,免收保教费;第三孩在本县就读义务教育学校,免收课后服务费。对二孩、三孩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享受“长幼随学”入学政策。
第七,医保代缴。对2024年1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新生儿按规定办理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的,连续三个参保自然年度(含出生当年)个人缴费由财政全额资助。
第八,购房补贴。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生育后三年内在县内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按照该县相关政策分别奖补10000元、20000元(仅限在本县一次一套房产,不重复奖补)。
第九,景区、公交优惠。生育三孩的父母及其子女办理3年有效期的县内国有景区免费通行卡和城区公交免费卡(含工本费)。
第十,妇女就业保障。用人单位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录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不得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的招聘信息。
上犹县地处江西西南部,于公元952年建县,是赣南客家县、阳明心学重要传承地和国家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47个村(居),总人口33万,素有“旅游之乡、茶叶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的美誉。
在此之前,为进一步引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江西赣州大余县也已经拿出“真金白银”进行生育补贴。
据江西日报全媒体此前报道,今年初,大余县印发《关于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及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的实施方案(试行)》,对今年起生育三孩的家庭,由县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中教育优待、入托补助等8项生育配套奖励措施,更是放宽到2021年6月1日后生育三孩的家庭均可享受。
报道提到,今年以来,江西省多地出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政策,生育政策“红包”已飞进千家万户。崇义县对生育三孩的孕产妇发放2000元营养补贴;萍乡市安源区、上栗县先后出台《三孩生育服务保障支持政策》,截至目前,安源区已落实财政保障资金260万元,受益家庭260户,上栗县从今年7月开始实施三孩相关政策,投入预算财政资金140万元。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4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
强化职工权益保障,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营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
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
《若干措施》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