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宁 曾阿妮)科技领域日新月异,成为医院发展的强劲驱动力。然而,现实中学术造假、科研经费滥用等问题为医院的发展蒙上了阴影,警示着我们急需一场变革,而科教制度就是护航之剑。
科研是发展的核心力量,医院拔出科研管理之剑,确保科研健康发展。医院制定《科研管理制度》,构建全流程的规范体系,明确项目负责人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施精细化经费管理,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制度》《科研项目预算调整管理制度》,建立经费使用的分类监管机制,将经费分为设备采购、实验耗材、人员薪酬等不同类别,每类经费的使用都有明确的标准和审批流程,防止经费被挪作他用。设立科研奖励基金,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向科研表现优秀的人员倾斜。此外,构建廉政风险预警系统,对学术和科研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调查。
诚信是学术的灵魂,医院高举诚信建设之剑,捍卫学术尊严。一是建立多维度的诚信教育体系。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开展诚信教育课程,开展学术不端案例警示教育,让诚信意识深入人心。二是鼓励高质量的学术发表。修订《奖励有关规定》,加大坚守诚信科研人员高质量论文的奖励额度,优先科研资源分配等。三是严格规范论文和专著的发表。制定《科研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医院学术质量审查小组,对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性、数据真实性进行多轮审查,规范论文、专著发表的审批和备案。四是实行零容忍和终身追究制。对于违反诚信的行为,启动追溯处理机制,取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资格,实施诫勉谈话,全院通报,一定期限内禁止参与任何医院相关科研活动,营造不敢、不能、不想造假的环境。
学术交流、继续医学教育和进修学习是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医院手持继教质量之剑,攀登业务高峰。制定《医务人员参加学术讲课取酬的管理规定》,严格学术讲课取酬审批流程,强调参与学术讲课取酬应遵守“六个应当”和“六个严禁”,并定期开展讲课取酬情况督查。修订《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制定《进修人员管理制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涵盖人员选拔、教学内容、师资安排、考核内容、经费管理、反馈机制等各个方面,除了专业技能外,还要考察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情况。确保提高培训质量,经费合理使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
廉洁教育是清廉医院建设的基石,磨砺廉政之剑,筑牢廉洁自律的堤坝。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通过清廉“手术刀”,剖析收受红包、回扣以及违规收受讲课费等案例;通过清廉“放大镜”,解读法律法规、党纪党规、科教管理制度;通过清廉“扬声器”,举办茶韵清廉、观莲颂廉活动;通过清廉“显示屏”,观看廉政教育片、旁听法院庭审。让每一位医护人员明确纪法底线,深刻认识廉洁从医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
自清廉医院建设以来,主持重点科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14篇,主办继续教育项目9项,派送省内外进修108人次,未发现科研造假、学术不端、违规收取讲课费现象。我们在清廉医院建设和学术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紧握科教制度之剑,实现两者的双赢,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和妇幼事业的进步注入强大动力,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一员工在工作电脑中私存64G的不雅视频和图片结果被公司发现,公司怒将其开除!员工不服:我存了,但没看!公司是违法解除!双方闹至法院,结果会怎么判?一起来看案例!事件回顾黄某于2007年7月2日进入上海某公司工作,担任软件测试工程师。
近日,湖南00后大学生 米青东收到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颁发的捐赠证书 感谢他捐赠的 “关于大赉县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残件” 而这一切还要 从他在网上买了一个二手“包”说起 01 米青东就读于湖南衡阳 南华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平时喜欢收集老物件 据他回忆,今年11月
@警民直通车-闵行 12月18日消息,12月13日18时50分许,闵行区永杰路某小区住宅内发生一起刑事案件,致一名女子(祝某)死亡。当日,犯罪嫌疑人徐某(男,27岁)即被警方抓获,据其交代,双方因经济纠纷产生矛盾,来沪实施犯罪行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日,浙江杭州一女子称花499元购买了一件90%白鸭绒的羽绒服,剪开发现填充物全是“飞丝”。该女子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称,自己在一家线下实体服装店没有试穿,花费499元购买了一件羽绒服,商标上明确标注填充物为90%的白鸭绒,产品等级为合格。
12月18日,圈内制作人王大发曝出猛料,称吴奇隆与刘诗诗早已离婚,且刘诗诗目前已不再与吴奇隆有任何往来。
近日,一教师遭捕兽电网击中当场身亡引发舆论关注。据封面新闻报道,湖北黄石阳新县的教师陈勇(化名)与妻子晚上开车去乡下寻找采药未归的父亲,在山丛寻觅的过程中,陈勇扑通一声摔倒在一棵小树旁,没来得及说任何话。当时妻子吓坏了,赶紧打电话给亲友、小组组长。
午夜梦回,她总是能看见那个两岁的小孩,远远朝自己扑过来喊妈妈,让自己去救救他,而每每睁眼,眼前只是一片孤寂的房间。这样的夜晚一过就是三十多年,整整熬了32年之后,李静芝终于失而复得,重新找到了儿子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