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眼科、银外科,开着宝马口腔科,累死累活妇产科,普普通通大内科,一钱不值小儿科,走投无路传染科,死都不去急诊科……”
这里说的不仅是工作强度,也反映了各科室不同的收入情况。各科室收入情况如何,跟着小羊一起来关注下!
根据Med School Insiders排名,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专科以年收入24.4万美元,成为收入最低的医疗专业。
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专科是临床医学的全新分支,主要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1932年,加拿大遗传学先驱Madge Macklin首次在医学院课程中提出相关概念。直到1960年,它才真正从人类遗传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在我国,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湖南省儿童医院等不少三甲医院,近年来都开设了相关专科的独立门诊,专注于罕见病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也服务于优生优育。
儿科、预防医学科以年收入26万美元、28.2万美元,分列倒数第二、三位。老年医学科、内分泌科、家庭医学、风湿病学和普通内科分别是收入最低的倒数第四至八,年收入在28.9万-31.2万美元。
其中老年医学、家庭医学科、风湿病学、内分泌科的情况类似,都属于钱不多,但紧急情况少、加班少。而儿科则并不适用这套少干少拿、多干多得的普适原则。
2020 年发表在《中国公共卫生》的一项研究显示,月收入大于等于一万元是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阈值,但是全国参与调查的 4198 名儿科医生中,只有17.77% 的儿科医生月收入超过一万元。
以 2015 年为例,我国儿科医师人数为11.85 万人,同时期 0-14 岁儿童数量多达2.28 亿,相当于两千个小孩才能拥有一位儿科医生。中国儿科医生每周工作时间大于 50 小时,算下来平均一天至少需接诊80-100 名患儿。面对庞大的问诊需求,有的医院已经开始安排儿科医生早到晚退,不午休,24小时排班制工作。
根据Med School Insiders排名,骨科、整形外科分别以55.8万和53.6万美元连续“霸榜”前二第五年。
其中,我国肿瘤科以正高职称年薪28.8万、副高24.2万、中级19.5万、初级16.7万、平均年薪22.1万名列榜首;普通内科平均年薪21.2万位居第二;心血管内科平均年薪21.1万元;内分泌科20.7万元;神经外科20.5万元。
在传统观念中,眼科和外科等均属于“香饽饽”,是相当受欢迎的科室。然而,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医疗政策的改变,各专业的发展格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而最吃香的科室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时过境迁,在美国最吃香的骨科,在国内的热度已经慢慢消散,已经被挤出收入前三甲的行列。下一次,国内的“最香科室”又该如何大换血呢?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