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在“国际人类表型组:表型组与精准医学”专题论坛上,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系列丛书首著《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时代》揭幕首发。
首著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四院院士、拉斯克奖获得者勒罗伊胡德。《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时代》这本书是胡德关于P4医学(预测、预防、个性化与参与性)的科研基础到应用实践的一个总结性著作,描绘了全新的21世纪医疗保健愿景和最有可能的实践路径。
胡德被誉为“系统生物学之父”,创办了美国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倡导将生命体看作一个整体,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生命科学的系统学思想。他也是自动DNA测序技术的领军人物之一,早在1986年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DNA自动测序仪,使得人类基因组测序成为了可能。同时,他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科学仪器,包括第一台气相蛋白质测序仪、DNA合成仪、肽合成仪等。
纵观胡德的科研生涯,涵盖了分子生物学、医学、系统生物学、生物技术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胡德几乎是每年诺奖预测榜上的常客,20世纪80年代,因为在免疫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胡德拿到了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称“他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生物技术超级明星”。
在胡德看来,在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的出现,能够为生物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比如DNA测序仪的出现,使得科学家能够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并了解了成千上万种动物的基因组,从而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生物演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推动我不断探索新领域、开发新技术的最大动力,是与优秀的团队合作,持续解决重要科学问题的乐趣。同时,我们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胡德期待见证,未来在人类健康、疾病预防等领域更多新的突破。
近年来,胡德投入了一个他称之为“Scientific Wellness(科学健康)”的项目,希望籍大数据之力,令所有的人能够过上更为健康的生活。他将其称为预测、预防、个性化与参与性的“P4医学”,并认为这种新的医学是医疗、大数据和患者驱动的医疗保健和社交网络的融合。
《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时代》这本书就是胡德关于P4医学的科研基础到应用实践的一个总结性著作,描绘了21世纪医疗保健愿景和最有可能的实践路径。
“我在10年前就开始思考写一本关于我的科研生涯和健康医疗实践的书籍。”胡德表示。他在书中提出了“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的理念,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而又内在相互关联的整体,通过现代科技的人体精密测量技术收集纵向、动态的数据,生成个人的密集动态数据云,通过人群数据与个人数据来开发个性化健康方案。
书中还介绍了这种系统化的科学健康理念如何延缓衰老、延迟慢性病发作,以及在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科研探索中带来的突破。当前公众特别关注的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医疗保健,加速实现从“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在书中也进行了探讨。
“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从各个角度、层面研究如何更好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和生命,让我们更健康地活下去,从而更好为社会做贡献。”胡德介绍,“我一直倡导生物学和医学的系统方法,将人体视为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我们强调预防和维护健康,而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这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相呼应。通过严谨的科学和先进的技术,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正在与中国传统医学交融互进,将共同的理想变为现实。希望这本书能启发一种新的思考健康和医学相关问题的方式,同时也能欣赏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永恒智慧。”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亲自对该书中文版的翻译与出版进行了学术把关,并作推荐序言。他在序言中写道,“随着《科学驱动的全面健康时代》中文版的推出,我们将能够从胡德院士的智慧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推动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持续向前发展。同时,这本书的引进也将极大地丰富公众在医疗保健和科技前沿领域的知识储备,并激励我们继续探索更多创新。”
2018年,金力、胡德、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杰里米尼克尔森共同在上海发起了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目前已有来自20个国家的24位领军学者团队加入协作组理,共同推动大科学计划和表型组学研究。
胡德认为,人类表型组计划能够带来的,是大数据驱动的科学健康。推动人类表型组计划,对于疾病早期预防、明确科学的健康行为、针对不同患者进行差异化治疗、促进个体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医疗健康领域已经逐渐进入新范式,以往我们是在疾病出现之后进行治疗,现在则有机会提前对潜在疾病进行诊断,避免其对人体造成损伤。”胡德指出,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信息交流,从而加速医疗健康领域的进展,惠及全人类。
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正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尝试。该计划将通过对大规模人群队列开展跨尺度、全周期的全景精密测量与数据系统解析贯穿和破解基因-环境-表型之间以及宏观-微观表型之间的关联与调控机制,为生物医学绘制新一代“人类表型组导航图”,最终帮助实现对疾病与健康的精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