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既是对之前训练成果的巩固,也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影响着比赛中的表现。对此,一些专业医生以及“跑届大神”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无论全马还是半马,数十公里的路程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对于想踏入这个圈子的小白来说,在挑战自己之前,不妨先对自己的状况做个基本的评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童钰铃表示,参与马拉松需要良好的身体状态,忽视自身存在的一些基础性疾病而盲目参赛将会成为基础疾病的“放大镜”,甚至引发严重的健康危机。“例如有严重心脑肺部疾病的人群,或是患有肌肉骨骼疾病的人,参与如此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将会带来严重刺激。”

  “另一方面,如果平时没有积累足够体能储备的人群,建议不要马上跑全马。”对于首次参与马拉松就想从全马开始的人来说,马拉松就像是一次大考。童钰铃表示,对于任何人而言,40多公里的距离都是一次对心肺耐力的极限挑战,如果平时没有运动习惯、没有足够的体能储备,很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而发生危险。

  眼下距离“跑马季”到来仅有一个多月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又该进行哪些准备?杭州西湖跑团团长罗剑城表示,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想开启自己首马的人来说不妨尝试以周为单位,对训练量进行适量加减,以得到最好效果。

  “对于跑马新手来说,首次参与马拉松的目标永远是安全完赛。”罗剑城表示,马拉松主要是对肌肉耐力以及有氧能力的考验,那么每周的训练也应该以这两方面为主。

  想要跑得更快更久,力量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每周可安排1-2次针对性力量训练,可以有效帮助跑者提高肌肉关节承受负荷的能力,预防伤痛,是备赛的重要训练方法。同时,倒计时4周的周末可进行LSD训练(即Long Slow Distance/长距离慢跑),但要注意次数不要超过3次。马拉松训练不是考试前的临阵磨枪。训练距离也应该随着比赛的临近而逐渐减少,减少高强度锻炼的次数和距离。一般赛前一个月,减少运动量为平时的50-70%,并每周递减, 赛前一周不建议进行长距离训练,可以进行3-5公里左右60~70%强度的有氧跑、少量的间歇跑。

  此外,罗剑城认为最好是从20公里左右的半马开始。“马拉松期间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跑者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合理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

  罗剑城提醒,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跑步时都不要拼命地喘气,否则会因过度喘气而引起呼吸碱中毒。此外在训练过程中如遇身体突发状况,例如某些部位突然刺痛难忍,一定要立即停止,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考虑去医院做检查,评估自己是否适合继续跑步。

  很多新手有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马拉松比赛的激情和兴奋,让人不自觉地加快向前冲。尤其是受到马拉松高手的影响,会想要跟着他们跑一段时间,被带飞,但这往往会造成跑崩或者后程发力不足。所以保持好心态,慢慢适应比赛的节奏和状态,按照既定的配速去跑,宁慢勿快。

  前5公里:刚起跑时人容易亢奋,会往前拥挤,这时候很容易绊倒、摔倒。所以,刚起跑时一定要主动用两只手臂向外挡一下,一来这样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二来也可以给脚留出足够安全的落地空间。起跑后按照赛前预定的配速进行比赛,一般情况下,前5km的配速,比预定配速每公里慢5~10秒左右为佳。

  5~20公里:这个阶段,身体已完全活动开,是当天比赛自身感觉最好的阶段,要控制节奏和配速,整个跑步要放松、轻盈。可以跟在与你配速相同的人身后(对方的侧后方)一起跑。切记不要和熟人说话、聊天,要静下心,沉住气、尽可能采用匀速跑。

  冲刺阶段:最后时刻可以逐渐开始降速,慢慢的,让脚步慢下来,心绪平复下来。切勿跑过终点就坐在地上。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著名空间物理学家和空间天气学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研究员张效信博士,因遭遇交通事故,于2024年12月15日18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近日,据媒体报道,第三届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武术散打项目男子52公斤级季军得主王亲亲,自己在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遭遇群殴霸凌,导致重度抑郁,单位还不让报警。自己是散打季军,为何还会被霸凌?

  2024年快要过完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元旦假期即将来临2025年元旦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调休!赶紧来了解2025年各个节假日具体放假时间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1天。

  菜市场里,几位阿姨一起围着在一处海鲜档口处讨论!“现在的虾真是大个儿,还这么便宜!不买上几斤感觉都亏了!”李阿姨高兴地说。王阿姨却连连摇头:“可别太高兴,我听说这些大都是养殖虾,吃了不少激素和抗生素呢,吃了对身体不好。”“真的吗?”李阿姨惊讶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