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人民公园”矗立的伍连德雕像前,一位八旬老人,努力地从轮椅上下来,恭恭敬敬地向雕像献上花篮、鞠躬,随后久久地凝视着雕像,眼中溢满崇敬与怀念......这位老者正是“中央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身)的创建者、首任院长伍连德博士的长孙伍忠豪先生。

  2024年10月16日,伍忠豪先生及女儿一行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拜谒伍连德雕像并参观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院长王俊,医院党委副书记邵晓凤陪同。

  王俊院长向伍忠豪先生介绍了建院历史及医院发展情况。王院长表示,伍连德博士是医院的首任院长,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精神坐标,他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伍连德博士的精神融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06年发展历程中,如今更是凝聚成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为更好地传承伍连德精神,医院树立伍连德铜像、命名伍连德讲堂、设立伍连德广场,希望通过医院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激励“人民人”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无私奉献的百年精神,不断追求卓越,为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此次回到中国,是一定要来看看我爷爷创办的医院。现在这所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顶尖的医院之一,我们整个家族都深感无比自豪。

  随后,邵晓凤副书记陪同伍忠豪先生参观“人民公园”文化展示墙,沿途生动详细介绍伍连德博士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故事。当目光触及那一幅幅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照片,伍忠豪先生的思绪仿佛穿越回了往昔,他深情地回忆起儿时与祖父共度的温馨时光,畅谈对爷爷的印象。“来到北大人民医院,就像回到家一样亲切。”

  伍忠豪先生频频双手合十,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人民医院对伍连德先生的尊敬和热爱。此行深刻感受到了人民医院一百多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这份传承,不仅仅是文化上的延续,更是精神的升华与弘扬。他满怀期望地表示,愿未来双方能进一步加强联系,携手并肩,共同将伍连德博士的精神发扬光大。

  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字星联,广东台山人,生于马来西亚,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卫生防疫奠基人,中国医学教育、医院管理和国际医学交流的开拓者,首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

  1910年东北鼠疫爆发,伍连德作为总医官,在东北领导中国官民抗疫。他发现经呼吸道传播的“肺鼠疫”,并创立一套先进的疫情防控措施,历时4个月,消灭了曾使欧洲死亡2000余万人的“黑死病”,在历史上第一次成功控制鼠疫,拯救了亿万同胞,被国际尊称为“鼠疫斗士”,其建立的防控措施在SARS和新冠疫情中被全面采用。

  他发起成立中华医学会并任会长,是《中华医学杂志》第一任主编、首位在《柳叶刀》发表文章的中国学者;组建中国海港检疫处,收回国家海关检疫主权。1918年,创建中国人的第一家现代化综合医院——中央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924年,梁启超评价道:“科学输入垂50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