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92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具体内容包括全体用户可享最高20元补贴,覆盖麦当劳、海底捞、奈雪的茶等头部餐饮品牌。京东PLUS会员和大学生用户每日可额外抽取“满25-20元”专属券,限量10万张。咖啡、汉堡套餐等商品补贴后低至3.9元,部分单品价格仅为其他平台的1/3,例如某品牌椰子拿铁仅需4.9元即可到手,且不限量,免运费。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突破传统体育运动边界,创新融合体育、文旅与商业,吸引外地游客一同参与,共同开启一场“跟着赛事游杭州”的沉浸式体验之旅。现场设置“骑游市集”,展售骑行主题文创、特色市集及运动装备,将体育活动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温州4月25日电(周健)2019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横空出“市”,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对于这座年轻城市而言,新就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增添城市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眼下,龙港深入开展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活动,各类友好场景分散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让新就业群体与新城“双向奔赴”。
另外,近些年受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楼市土地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冲击,而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在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有更大的动力加强征管,查漏补缺,依法依规征收该征收的税费。当然,税务部门也要同时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坚守不收“过头税费”红线。
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出版物展区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主题图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复兴文库》等主题出版物,开展主题图书展示展销和重点图书、书单推荐。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中轴线申遗等紧扣时代脉搏与地域特色的主题图书,中国好书、京华好书、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优秀出版获奖作品纷纷亮相,涵盖文学、社科、科技等多个领域。集合国内外知名童书品牌,展销数万种丰富多样的绘本、科普、益智类等儿童读物。此外,还邀请到70多家北京特色书店及部分京外优质书店,集中展示展销图书及文创产品,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精彩的选择。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大海表示,下一步,浙江将全力抓好落实,围绕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进一步强化“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建好农创园、“浙农英才”工作站、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等平台,用心用情用力铺好青年入乡成长成才之路,让大家在乡村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完)
哈尔滨4月25日电 (记者 王琳)冰雪消融,春和景明。因亚冬会和冰雪季在全球圈粉的黑龙江,在春夏季是否有新的“文旅菜单”?旅游市场是否能持续火热?据悉,今年“五一”假期的黑龙江旅游市场提前“热启动”,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26%,热门景区搜索量同比增长超800%,餐饮、住宿、交通等各项预订数据热度爆表。
在完善科技创新生态方面,着眼于产学研用协同、知识产权保护、全域场景开放等五个方面,全方位优化创新生态链条,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推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新产品在经开区全域应用,重点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自动驾驶城市级试验平台以及全景赋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生态集群,带动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应用场景落地。
澳门4月25日电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公室主办、澳门旅行社协会协办、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等机构支持的“内地入境旅游推广活动”25日下午在澳门金光会展举行,来自中国内地与澳门的文旅部门代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共同向全球推广中国文旅品牌和优质资源,推动开拓入境旅游市场。
“南方列车·潇湘号”的启航,标志着铁路旅游从单一运输向复合型体验经济转型。未来,列车将依托线路延伸,持续升级“品质化、场景化、IP化”服务,成为展示湖湘魅力的流动窗口。湖南旅游集团表示,专列将持续释放“铁路+旅游”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推动跨省客源互送与资源共享,为区域经济协同与文化自信注入新动能。(完)
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4月25日在武汉市召开。活动现场启动了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并签约了总金额达644.31亿元的26个文旅重大项目,涉及文旅融合、城旅融合、体旅融合、农旅融合、旅游综合体等多个类别。
陈政高于1970年担任辽宁省海城县革委会政工组办事员;1978年任大连海运学院团委书记;1982年任辽宁省大连团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1985年任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副县长;1988年任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委常委、副区长(主持工作);1993年任辽宁省大连市副市长;1997年任辽宁省省长助理;1998年任辽宁省副省长;2003年任辽宁省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8年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会议强调,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实施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一项行动”,隐患点和风险区更新调查、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两项工程”;发挥各级政府地质灾害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强化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协调指导监督作用,协助同级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相关部门行业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防灾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尽快发挥防灾减灾功效。同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预研究和编制前期工作。